谈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尾

谈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尾

ID:35960260

大小:44.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8

谈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尾_第1页
谈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尾_第2页
谈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尾_第3页
谈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尾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谈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尾赵黎(贵州省榕江县塔石中心校初中部)随着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的深入,“新课导入”和“教学过程”已是所有教师都注重的环节,但课堂的“结尾”却仍被不少教师忽视,认为无关紧要。其实,这“结尾”一环也一样的至关重要。完美的结尾,可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巩固,可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可以诱发学生思维积极、探究深入。一、地理课堂教学结尾的作用课堂结尾是教师在课堂任务终结阶段,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的教学行为方式。地理课堂小

2、结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本堂课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出与之匹配的结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有着归纳整理知识的功能、反馈教学信息的功能、迁移知识的功能。二、地理课堂教学结尾的有效方法1、立“疑”激趣法巧设悬念,立“疑”激趣,可引人入胜,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地理新章节的“结论课”可用悬念性结尾。除了向学生介绍即将学习的课程的特点、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外,在结尾时,不妨展示其中一两个有趣的“片断”或精彩的“镜头”,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再如

3、教学我国区域地理,当讲完“北方地”后,可让学生思考我们生活的南方地区又是怎样的自然与人文概况呢?悬念性结尾,“收”中欲“展”,使学生思前,觉余音缭绕;顾后,兴味盎然,欲奋力再攀。2、小结式结尾法也就是在教学即将结束时,由教师或学生把本节课所授内容简明扼要地、有条有理地进行总结归纳,可以把重点、难点再强调一下,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理清思绪,掌握重点,增强记忆。如讲授“中国主要山脉”,在课堂教学结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中国地形图,边提问边进行归纳总结:中国主要有哪些走向的山脉?在图上分别指出它们的名称和位置;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把我国地表分割

4、成了哪些地形区?在图上依次指出名称和位置。3、点睛升华法地理教材蕴藏有可供各方面教育的因素,教师在“画龙”的基础上,“终曲”要恰到好处地“点睛”,能形成知识的理性升华,达到领悟事理、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如学生学完“日本”这节内容,已经获得“日本地狭人稠、资源贫乏、湾多港良的自然条件以及高度的资本经济”这一知识。日本何以成为经济强国呢?学生可能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社会主义制度,结尾时教师就有必要“点睛”地说:“日本发挥其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重视智力开发,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而成为经济大国;而我国党和政府正领导全国人民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我国一定会

5、在不远的将来赶上或超过日本的。”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节的知识内容,还加深了对我国国情的理解,又寓爱国主义于教学之中。4、悬念过渡法每堂课都要对前面的课有承接关系,对后面的课有预示作用。在一堂课终了时,教师若借用旧体章回小说惯用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手法,设计一个预示下一课的悬念,承前启后,就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欲望,急切盼望“下回分解”。如学了《大洲和大洋》后小结:“学完大洲和大洋我们知道地球表面由七大洲和四大洋组成的,那么地球表面的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学习资料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洲、四大

6、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分布吗?要知地球表面的海陆轮廓的形成,且听下节分解。”这样,就能激起学生对下两节知识“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的学习欲望。5、比较异同法就是在课终结时,将教学内容中那些形式相似、意义相近或相异的概念原理进行分析比较,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防此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如在讲完“热带气候类型”时,可将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进行比较异同。相同点:气温都较高,年温差较小;不同点: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稀少,年降水量不到1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分

7、明显的干湿两季,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在夏季,雨季时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6、拈连制胜法--学习资料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1--学习资料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往往在课堂教学中会因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使授课计划未能完成。此时,假如教师能灵活地使用拈连法,亦可弹好“终曲”。比如:有时讲课快结束时,地理挂图“叭”地落在地上,正好下课铃响。这时,教师如去捡地图,影响课堂氛围。可说:“连挂图都想休息,想必大家也盼望下课了吧,那好,我们这堂课也到此结束,下

8、课。”一句风趣幽默的话,洋溢着欢乐。三、设计地理课堂结尾时应注意的问题1、结尾要做到精要就是在地理课堂结尾要做到内容精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