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基础入门知识

篆刻基础入门知识

ID:35965590

大小:5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4-28

篆刻基础入门知识_第1页
篆刻基础入门知识_第2页
篆刻基础入门知识_第3页
篆刻基础入门知识_第4页
篆刻基础入门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篆刻基础入门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_篆刻的基础知识一、篆刻的起源:篆刻,也叫刻印章,又名治印,因自古以来治印多用篆字,故称之为“篆刻”。中国的篆刻与书法、绘画、雕刻一样,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篆刻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代,便盛行刻字艺术。至周代,以青铜为主的印章“周玺”大为兴起。周玺大、小各种形状都有,一般分为白文(阴文)、朱文(阳文)两种。韵味苍厚、结构严谨,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朴实的性格。秦代是中国文字由籀书演变成为篆书的时期,印的形式也更为广泛,印文圆润苍劲、字体完美、秀丽、笔势挺拔,结构舒适奇特,耐人寻味,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汉代印章达到了空

2、前的灿烂兴盛,史称“汉印”,字体由小篆演变为“缪篆”。汉印的印形、钮式等十分精美,而文字处理、章法变化等形成的艺术也一直被后代篆刻家们奉为典范。西泠八家之一的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文宗唐、字文宗晋”。十六世纪以后,金石学盛行,有些书画家以花乳石代替坚涩难刻的硬质印石,大大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也涌现出了大批的著名金石家。近代,中国篆刻艺术得到了发扬,名家林立,风格更加多种多样。二、印章的用途:印章的出现和使用大致始于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奴隶制社会急剧衰落,封建时代开始萌芽,社会处在动荡和复杂的勮时期。显示身份、地位的问题十分突出,俗话说:“口说无凭”,印章即成为一

3、种象征性的物件,用以证明政治身份和行使、授与的权力(权力的象征)。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印章不仅是国家权力机构必备的评证,也是整个社会采用与检验的凭证了。“印信”印证、信誉、印证人生。至秦代,作为官印经过汉代继而形成了与传统中国书法并存的艺术体系。唐宋至元,元押的出现,演于明,它已成为与书法绘画艺术并存的姊妹艺术。-_严格地说,它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他出现后与书法同步发展,并与共法共依于汉字的发展,从而又与书法一起造就和发展了汉字艺术,并使书法国画产生了更具欣赏价值的感染力。它虽是文字,却抽象于画,但又不是画,在方寸之间给人们以无边辽阔的想象。篆

4、刻艺术熔书法,雕刻、绘画于一炉。与书画作品同居一席,有力的渲染了书画的艺术魅力。现代篆刻更是作为书法与雕刻合成的艺术形象,存在于中国文化艺术园林之中,以其高格调的艺术欣赏淡化了它的实用价值,多见于名言、警句、吉语、肖形等印。除了书法、绘画艺术工作者外,一般人不用篆刻印章作往来印信。但由于它所具有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使它非凡地活跃于人们的文化生活之中。三、印章的种类:1、周玺印:秦朝以前,无论官印,私印、都不叫印,统称为“玺”。这是中国印章最早的名称。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独称玺,臣民只称“印”。唐武则天因觉得“玺”、“死”同音,改称为“宝”。当时,印章大约有几寸见方,小

5、的只有几分,印质有铜有玉,印钮有坛、台、龙、虎等各形状。布局无拘无束,气势雄健挺拔。2、秦汉官印:秦统一六国后,制定了统一的文字——“秦篆”(即小篆)。小篆也是印章上的规范用字。秦印又名为白文印,形成也与前有所不同,正方形官印,四周多用“田”形框,长方形官印(低级官吏)则采用“日”形边框。文字生动,线条均匀协调、顾盼有情。汉代印章达到了空前的繁盛时期,汉印多不采用边框,虽以小篆为主,但结体方中带圆,章法严谨稳重,明朗、朴实、整体大方。3、唐宋以来的官私印:唐代官印一律用朱文,印钤盖于纸帛上,以篆体细朱文将笔画曲折、叠绕,使印面铺得平满整齐。宋代官印接近唐,但至金、元时期

6、则用“九叠篆”,入印。明代官印也沿用“九叠篆”,印面尺寸变大,多数是阔边粗朱文。清代官印正规官是正方形,临时派遣的官,其印为长方形,叫“关防”。半边用汉篆,半边用满文。4、姓名印:也叫“私章”,使用范围广泛,日常应用及书画作品上常见。(1)只刻姓的,(2)名后加印,(3)加“……之印”,(4)……印信。5、闲文印:又名“闲章”-_,最初的闲章多为吉祥之物,自诗文名句入印后,书画家即把它钤在作品上公开传播。如:齐白石的“鲁班门下”,“三百石印富翁”,吴昌硕的“一月安东令”自嘲怀才不遇。6、收藏鉴赏印:分为三类:(1)收藏类:收藏、考藏。(2)鉴赏类:珍赏、清赏、心阅。(3

7、)校订类:考定、审定鉴定等。古代收藏鉴赏印,给后人提供了鉴别书画真伪与艺术价值高低的可靠依据。7、肖形印:周秦时代已出现,汉代最多,秦汉的肖形印图案生动,种类繁多。8、吉语印:是把吉利话刻成印章,常见的有“美意延年”、“长寿”、“日贵”、“出入大吉”等。四、治印的基础知识:1、准备工作:(1)印石:常见的有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田黄”、“鸡血”是极珍贵的印石。先在细砂纸上将印面磨平,才能作印文设计。(2)刻刀:“棱刀”、“角刀”一般篆刻刀一头是棱一头是角,可调换使用。(3)印泥:上等印泥,是西泠印社的朱砂和堆朱印泥。一般印泥会有沁油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