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完整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完整

ID:35966039

大小:4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28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完整_第1页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完整_第2页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完整_第3页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完整_第4页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完整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完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完美格式NY5197—2002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茶生产的基地规划与建设、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草害防治、茶树修剪和采摘、转换、试验方法和有机茶园判别。本标准适用于有机茶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1767 茶树种子和苗木GB/T 14551 生物质量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 

2、气相色谱法NY 227 微生物肥料NY 5196 有机茶NY 5199 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GL 32(Rev.1) 联合国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和市场导则3 基地规划与建设3.1 有机茶生产基地应按NY 5199的要求进行选择。3.2 基地规划3.2.1 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和增进茶园及其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便于茶园排灌、机械作业和田间日常作业,促进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3.2.2 根据茶园基地的地形、地貌、合理设置场部(茶厂)、种茶区(块)、道路、排蓄灌水利系统,以及防护林带、绿肥种植区和养殖业区等。3.2.3

3、 新寻基地时,对坡度大于25°精心整理学习帮手word完美格式,土壤深度小于60cm,以及不宜种植茶树的区域应保留自然植被。对于面积较大且集中连片的基地,每隔一定面积应保留或设置一些林地。3.2.4 禁止毁坏森林发展有机茶园。3.3 道路和水利系统3.3.1 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连接场部、茶厂、茶园和场外交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3.3.2 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做到能蓄能排。有条件的茶园建立节水灌溉系统。3.3.3 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带;梯地茶园在每台梯地的内侧开一条横沟。3.4 茶园开垦3.4.1 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

4、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3.4.2 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以上的,建筑等高梯级园地。3.4.3 开垦深度在60cm以上,破除土壤中硬塥层、网纹层和犁底层等障碍层。3.5 茶树品种与种植3.5.1 品种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茶类,并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加强不同遗传特性品种的搭配。3.5.2 种子和苗木应来自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但在有机生产的初始阶段无法得到认证的有机种子和苗木时,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与苗木。3.5.3 种苗质量应符合GB 11767中规定的1、2级标准。3.5.4 

5、禁止使用基因工程繁育的种子和苗木。3.5.5 采用单行或双行条栽方式种植,坡地茶园等高种植。种植前施足有机底肥,深度为30cm~40cm。3.6 精心整理学习帮手word完美格式茶园生态建设3.6. 茶园四周和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壁坎边种草。3.6.2 低纬度低海拔茶区集中连片的茶园可因地制宜种植遮荫树,遮光率控制在20%~30%。3.6.3 对缺丛断行严重、密度较低的茶园,通过补植缺株,合理剪、采、养等措施提高茶园覆盖率。3.6.4 对坡度过大、水土流失严重的茶园应退茶还林或还草。3.

6、6.5 重视生产基地病虫草害天敌等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增进生物多样性。3.7 每隔2hm2~3hm2茶园设立一个地头积肥坑。并提倡建立绿肥种植区。尽可能为茶园提供有机肥源。3.8 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土壤培肥计划,病、虫、草害防治计划和生态改善计划等。3.9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包括生产过程中肥料、农药的使用和其他栽培管理措施。4 土壤管理和施肥4.1 土壤管理4.1.1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4.1.2 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将修剪枝叶和未结籽的杂草

7、作为覆盖物,外来覆盖材料如作物秸杆等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4.1.3 采取合理耕作、多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4.1.4 提倡放养蚯蚓和使用有益微生物等生物措施改善土壤的理化和生物性状,但微生物不能是基因工程产品。4.1.5 精心整理学习帮手word完美格式行距较宽、幼龄和台刈改造的茶园,优先间作豆科绿肥,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但间作的绿肥或作物必须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栽培。4.1.6 土壤pH值低于4.5的茶园施用白云石粉等矿物质,而

8、高于6.0的茶园可使用硫磺粉调节土壤pH值至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