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教育大纲,教材编写新思路

论小学教育大纲,教材编写新思路

ID:35968222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论小学教育大纲,教材编写新思路_第1页
论小学教育大纲,教材编写新思路_第2页
论小学教育大纲,教材编写新思路_第3页
论小学教育大纲,教材编写新思路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小学教育大纲,教材编写新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论小学教育大纲,教材的编写新思路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总是存在一些典型的,一般的规律可循的。——《小学生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的发展,概括起来包括基本几个方面:小学生生理发育,特别是大脑的发育,为小学生提供了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前提;小学生智力发展,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中表现的尤为重要;小学生个性品德形成和发展为小学生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指导指标。而影响小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分为遗传,环境,和教育三因素。而他们的心理发展就是在遗传,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对客观事物的注意,感觉,知觉

2、,记忆,思维,想象认识过程,以致形成认识,情感,意志以及心理特征,包括人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经过实践证明,小学生这些注意,感知,记忆,思维,想象途径都有着它普遍性顺行性的特点:小学生注意存在的特点:1.小学生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并和兴趣密切联系2.小学生注意的范围不大,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3.以无意注意为优势小学生感知发展的特点:1.从整体感知到学会比较分析2.感知有了有意性,目的性的发展3.错觉对感知发展存在较大阻力4.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起步发展小学生记忆的特点:1.从记忆的目的来看,无意识记忆占主导,有意识记忆逐渐增强2.从内容上看,具体形象占主导,词的抽象识记逐步发

3、展3.从记忆的方法看,机械记忆占主体,意义记忆日益增强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特点:1.向着准确地和完整地反映现实过度2.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具有模仿和简单再现特点3.小学生的想象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4.想象的形象具有片段,模糊特点5.高年级的创造想象力进一步发展小学生思维特点:1.以形象思维为主,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2.他们的抽象逻辑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针对小学生这个特殊的心理发展群体,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在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的特点,对其正确的偏向进行引导,比如因为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把教材讲得明白易懂,生动有趣及应用直观

4、性的教具,引起学生们的无意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心理因素的特点也会出现消极的导向,比如,小部分学生对暴力书籍倍感兴趣,以致无意注意集中稳定在这些不良书籍上;这时,教师就应该通过运用注意的可移动性来解决问题,向他们推荐导读一些积极向上的文艺书籍,把学生的有意识注意与无意识注意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特征(即兴趣,爱好,气质,能力)所谓,一问题万解法;认识小学生心理特点,并对生活现象进行剖析,便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

5、,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其实,在小学生心理特点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普遍性的培养方法及规律:小学生的注意存在很强的可塑性:一.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二.积极促进学生有意注意的发展三.正确组织课堂教育,让学生养成注意的习惯四.增强体质,促进注意的发展同时,在培养小学生的感知时,可以遵循一些一般的法则:一.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任务来进行观察二.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培养一些技巧和方法三.科学地运用“观察教学”四.利用作业考核学生的观察力当人在感知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当事物不再作用感觉器官时,便会随之消失,而能在人的记忆中保持一

6、个相当的时间;结合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无意识记,提高有意的识记能力,让意义记忆与机械记忆有机结合,并组织有效的复习,从而发展小学生的记忆。当头脑中的记忆受到外界现实物刺激影响下,大脑会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创新性形象。而想象力强弱,已经成为小学生一种可持续深造的软实力,因而,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外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性教育模式不可忽略的责任。在《小学教育心理学》中,艾里克森提出的“个体心理八阶段”理论对人类心理发展进行了阶段性的界定,其中就6.7~11.12岁界定为童年期,11.12~14.15岁为少年期。童年期的特点:这一阶段,儿童交往的范围扩大了,由原

7、来的家庭和家庭周围的环境扩展到学校,交往的对象由父母、同伴扩大到教师和同学。在学校里,儿童学习各种新知识和新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因此在教师和父母的引导下,儿童形成认真刻苦地完成任务的勤奋感。在这段时间里,教师成为影响儿童发展的最重要人物,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指导学生克服各种不良习惯,以适应文化学习的要求。若儿童在学校里经常能获得成功,并获得家长和教师的承认与奖励,则勤奋感就会进一步发展。若儿童得不到正确的指导,经常体验到学业失败的苦涩,儿童就会产生自卑感,感觉自己不如他人,不能成为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