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学复习整理.doc

实验针灸学复习整理.doc

ID:35972242

大小:10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9

实验针灸学复习整理.doc_第1页
实验针灸学复习整理.doc_第2页
实验针灸学复习整理.doc_第3页
实验针灸学复习整理.doc_第4页
实验针灸学复习整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针灸学复习整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针灸学1、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2、实验任务:跟踪生命科学的发展,反映学科交叉及内在联系,加强现代科学方法论研究,继承、验证和发展传统中医针灸理论,提炼学术内涵,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及实验手段去研究,探索针灸对机体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途径、作用规律和作用原理,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以促进针灸理论和实践发展,实现针灸医学现代化。3、实验针灸学研究的基本程序(1)科研选题提出问题

2、、把握问题的科学性、建立假说、确立选题、开题报告选题的原则(需求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2)文献检索(3)组织实施4、对照:是在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的过程中,确立可供相互比较的组别。对照的方法:空白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配对对照、历史对照、安慰对照。5、随机化的意义和概念:在抽样研究中,抽取或分配样本时,每一个研究对象或观察单位都有完全均等的机会被抽取或分配到某一组,而不受研究者或研究对象主观意愿所左右。常用随机分配的方法:简单随机化、区组随机化、分层随机化6、盲法的概念和意义:盲法是指临床研

3、究过程中,指标的观测、数据的收集和结论的判断,应在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前提下进行。7、选题的种类包括:基础研究:探索性强,自由度大,风险高;应用研究:实用性强,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风险较小;开发研究:风险低,成功率高,具有投资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8、设计的主要环节:研究对象:是由研究目的所决定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是研究因素所作用的对象。研究因素:包括单因素研究和多因素研究。实验效应:关联性、客观性、精确性、灵敏性、特异性9、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随机、重复、盲法。10、临床研究的特点是具有较详细的临床资料

4、,相对统一的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较固定的治疗方案,并对有关资料、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符合事实的结论。临床研究的分类:前瞻性临床研究和回顾性临床研究11、针灸学实验研究的对象包括两类,一是人,二是动物。12、受试对象:可分为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受试对象对被施加的处理因素应有较高的敏感性,容易显示效应;受试对象对被施加的处理因素应有较强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不易受非处理因素的干扰。作为受试对象的实验动物选择,应尽可能选择对处理因素的反应与人近似的动物,同时还应考虑其可行性和经济性。研究的内容不同对动物的要求也不同。动物的选

5、择除种类、品系外,动物的年龄、性别、体重、营养状态也应注意。如果受试对象是人,应考虑到人的心理和社会特征。13、观察指标: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后出现实验效应。14、经络现象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包括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感觉障碍和经物理、化学、组织学技术检测出的循经现象。15、循经感传现象:指用针刺、艾灸及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胀痛等特殊感觉,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基本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并被大脑感知的现象。16、循经感传的特征:1)、感传路线:

6、多与古典经络主干循行基本相符,但在不同个体、经脉、线段常发生偏离。四肢基本一致,躯干常有偏离,头部差异较大2)、感传性质:针刺得气时,大多有酸麻胀为主的混合型感觉循经传3)、感传速度较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为慢,1cm-10cm/s4)、感传宽度因人而异,四肢多细线状,躯干呈宽带状。5)、感传深度随肌体部位不同,肌肉丰厚出较深,浅薄处较浅6)、感传方向与经脉循行方向一致,分单向和双向7)、感传阻滞:感传匀速行走,经关节部稍停,行针后继续。局部机械压迫,注射生理盐水及盐酸普鲁卡因或冷冻降温,使感传阻滞8)、感传效应:循体表经脉传

7、导外,还能引起相关脏腑的内脏效应9)、感传激发:主要通过改变刺激方法或改变机体状态起到作用的17、循经感传距离标准:局部感传或感传不到腕踝关节处为---感传超过腕踝关节但未过肩髋关节为+感传超过肩髋关节但不能到达经脉终点为++感传能贯通经脉全程为+++18、循经皮肤病是由于某些遗传因素,或内外环境的刺激,沿着经脉体表循行路线分布的呈带状的皮肤病。19、二重反射:(汪桐,1977)1)、针刺穴位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反射效应(长反射)2)、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局部短反射,引起循行出现的各种经

8、络现象。20、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也是针灸的施术部位。21、穴位的功能:感受刺激、反映病症2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穴位感受器可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不同穴位感受器的阈值不同;穴位感受器对不同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2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