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出师表》表格教案.doc

教案《出师表》表格教案.doc

ID:35977453

大小:11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29

教案《出师表》表格教案.doc_第1页
教案《出师表》表格教案.doc_第2页
教案《出师表》表格教案.doc_第3页
教案《出师表》表格教案.doc_第4页
教案《出师表》表格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案《出师表》表格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课题《出师表》(第一课时)授课时间设计者教授者学科语文授课班级九(1、2)授课时数三课时课型新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2、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3、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能力目标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情感目标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本

2、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教学方法诵读、讲授、讨论、交流教学资源录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

3、,并画出生字词。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三、检查预习: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3.一人简介诸葛亮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学生结合注释批注记忆听读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议学生齐读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准备回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教师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

4、议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教师补充以下词语: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教师肯定小结3.思考问题:(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

5、用、把、拿、凭”等。(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平明之理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5.指导背诵:(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2)学生试着自己背(3)抽优生背(4)全班齐背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学生批注学生试译学生进行评价更正,学生结合课文思考准备回答学生回答学生批注学生思考批注学生准备试背学生背诵作业1、熟读、背诵第1、2段、准备默写出师表2、预习翻译3-7段板书设计三

6、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诸葛亮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平明之理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教学感悟十四中教学支持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出师表》(第二课时)授课时间设计者王喆教授者王喆学科语文授课班级九(1、4)授课时数四课时课型新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2、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3、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能力目标分析理解1

7、、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情感目标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教学方法诵读、讲授、讨论、交流教学资源录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一、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