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题:审题 成败关键

切题:审题 成败关键

ID:35989820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9

切题:审题 成败关键_第1页
切题:审题 成败关键_第2页
切题:审题 成败关键_第3页
切题:审题 成败关键_第4页
切题:审题 成败关键_第5页
资源描述:

《切题:审题 成败关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审题,仍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山西省实验中学曹军利学生考场作文的“硬伤”之一是偏离题旨。其实,由于审题不准而造成的作文失误不仅仅表现在偏题上。比如,长期以来,考场作文普遍存在认识肤浅、内容单薄现象,许多教师一直以为是学生认识水平有限所致,其实与审题不严、不准有密切关系。下面结合三个作文题,说说审题的问题。题目一(北京海淀2004一模题):环境,有自然的,有社会的;心态,有个人的,也有群体的;环境与心态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以“环境与心态”为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二;(北京2004春季高考题):从某

2、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不断寻找的过程:寻找快乐,寻找友情,寻找财富,寻找知识,寻找幸福——相信你也会有这方面的体验、感受和认识。请以“寻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题目三:(太原市2004年一模题)一个小孩站在凛冽的寒风里,大声地诘问冬天:“春天繁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硕果累累,而冬,你有什么呢?把一切色泽都掩盖,把一切生机都吞没,蛮横地占领了这个世界。冬,你快还我春天,释放生命!”风中清晰地传来一个略带温柔的声音:“孩子啊!你不懂,我是春的母亲。”从上面一段文字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3、①确立的话题与材料方向保持一致,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这是三个有诸多不同的题目,能否审出题目之间的异同,是决定考生在考场上能否迅速将考题与平时训练过的题目链接起来又不至于走题的关键。一般来说,以下几方面是审题时必须注意的:一审要求:弄清作文的基本要求、走向题目一要求“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以‘环境与心态’为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有三个具体要求:1是命题作文,有具体的题目“环境与心态”,没有“自拟题目”的要求,这是与一

4、般话题作文最大的不同;2保留一般话题作文“自选角度,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的要求;3强调“联系生活体验”作文。该题实质是命题作文,但比常规的命题作文要求宽泛,可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变种,北京春考题则是一个较规范的话题作文,但应注意“三自政策”的“立意自定”未提及,这也许在暗示考生,立意应与题目材料所说的“人生就是不断寻找的过程”相吻合,尽量从人生高度谈“寻找”。太原市的考题有典型的“三自”要求,但没有明确的话题,要求考生从所供材料中提炼并明确提出“确立的话题与材料方向保持一致,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这是它最大的特点。二审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从

5、中发现写作角度,确定立意方向回顾近年作文考题及各地练兵题主要有两类题型,一类有明确话题(题目),话题(题目)类型有独词式(比如“诚信”)、偏正式(比如“心灵的选择”)、并列式(比如“感情亲疏和认知”)、主谓式(比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动宾式(比如“感悟自然”)等。题目一、二属于此类。这类作文,话题(或题目)是作文的中心,审清题目或话题的关键词语及相互关系是确保不走题、特别是不写“敲边鼓”作文的关键。审话题(或题目)就是要分析构成话题各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进而把握词语之间的关系,确定写作角度。题目一是一个关系类题目(或话题),写好此类题目(或话题

6、)作文必须准确理解关系双方的联系,文章的观点(或主题)必须建立在对关系的认识基础上。而准确理解概念间关系的前提是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般来说,内涵决定话题实质,外延提示话题立意的具体角度。概念清楚了,文章角度观点也就基本确定了,下表反映的正是这种认识。内涵外延角度(化大为小)关系认识一句话(观点)环境:周围的情况自然、社会自然环境与心态改变环境改变心态和条件精神环境与心态创造环境美化心灵心态:心理状态个体、群体政治环境与心态开放社会宽松心情物质环境与心态心态决定一切家庭环境与孩子心态父母如何教孩子学校环境与学生心态教育公式顺境与心态顺境有助于

7、心态逆境与心态战胜逆境心态第一社会环境与文人心态盛唐之音成因探┉┉题目二的话题“寻找”是一个动词,也可以赋予它名词意义,其基本意义都是“找”,即对隐蔽状态的事物进行探求的过程。它的内涵比较简单(但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都必须保证写出这动作才行)。一般来说,内涵越小的话题(题目),其外延越大。“寻找”正是这样。“寻找”的对象不同,其意义就不同,比如,顺着题目中的提示,我们可以给这个动词加宾语或加谓语对它进行描述或判断,于是就发现了如此多样的角度可供写作:角度(添加法化抽象为具体)立意一句话寻找幸福寻找幸福的过程就是寻找人生价值的过程寻找快乐快乐不是寻找来

8、得寻找友情培养比寻找更有价值寻找财富与其寻找不如创造寻找知识寻找需要信仰寻找自尊寻找需要高远的目标寻找完美寻找是追求完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