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名题打印版--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

百校名题打印版--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

ID:35992066

大小:278.2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29

百校名题打印版--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_第1页
百校名题打印版--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_第2页
百校名题打印版--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_第3页
百校名题打印版--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_第4页
百校名题打印版--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校名题打印版--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2019届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

2、1.李华《中书政事堂记》:“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复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兵不可以擅兴,权不可以擅与,货不可以擅蓄,此堂得以诛之。”材料说明了政事堂的设置()A.加强了中央集权B.加强了地方权力C.有利于政治清明D.不利于商业发展2.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被称为“素封”的群体,他们虽无官爵封邑却富比封君,“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这可以说明()A.分封制已瓦解B.地主阶级实力上升C.土地兼并严重D.工商

3、食官政策破坏3.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上奏乾隆皇帝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其货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卖与各行商转售外夷。”据此可知,当时()A.政府阻挠农产品的商品化B.农民弃农经商的现象严重C.官员鼓励海外贸易的活动D.市场扩大推动桑蚕业发展4.下面是出土于河北邯郸的汉代铜酒樽及铭文摹本。铭文是“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蜀郡西工造乘舆(帝王的车舆)大爵酒樽,内者室,铜工堂、金银涂章、文工循、造工业,护工卒史恽、长氾、守丞汎、掾习、令史愔主”。据此可知,此铜酒樽()A.由官营作坊制造B.

4、铭文字体为小篆C.是农副业的产物D.适应了市场需求5.“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它”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接着,参议院补充规定:新旧二历并存,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变化表明()A.近代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增强B.《临时约法》的颁布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迁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开始呈现新旧并

5、存特点D.南京临时政府注重反对封建迷信活动7.对下图信息的理解最符合史实的是()A.英国在中国的影响持续减弱B.美国借助中日战争向中国输出枪械C.日本逐步加大对华经济扩张D.德日两国在中国市场竞争尤为激烈8.1962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工作会议决定,缩短工业生产建设战线,大量减少城镇人口,加强农业战线,增加农业生产和日用品生产,保证市场供应等。中共中央的此举意在()A.调整措施改善经济困难形势B.反思错误着手改革经济体制C.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工业道路D.放弃行政手段凸显市场作用9.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

6、定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一规定旨在()A.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B.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C.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D.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10.19世纪40年代,法国“农民还保持着……在主人面前下跪的家长式系统的礼节”。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心理有了显著变化,“从前他们首先是村民……现在,他们首先是法国人和共和主义者。……他们投票反对从前他们主人的后代”。这反映了()A.法国大革命未对乡村社会产生影响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群众基础有所扩大C.巴黎公社深刻

7、改造了农民精神D.法国农村的变革比英国显得更加深刻11.小威廉·皮特(1783~1801年,1804~1806年任英国首相)曾说:“商业、工业的交换始终会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状态,它们只会被人为的措施搞乱……”。由此可知,他主张()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重视工商业的发展C.自由主义经济政策D.注重经济活动立法12.下图是1913-1937年苏联(俄)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①的变化是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②的变化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③的变化源于斯大林体制最终确立D.④的变化在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第II

8、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察。北宋前期通进银台封驳司主管公文的传递、审查、新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