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前美文介绍”引领语文学习

用“课前美文介绍”引领语文学习

ID:35995653

大小:3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4-29

用“课前美文介绍”引领语文学习_第1页
用“课前美文介绍”引领语文学习_第2页
用“课前美文介绍”引领语文学习_第3页
用“课前美文介绍”引领语文学习_第4页
用“课前美文介绍”引领语文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课前美文介绍”引领语文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用“课前美文介绍”引领语文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11年lo月第7卷第lo期127因而也更加具有吸引力.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2.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时政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本身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政治教师仅局限于抽象的理论推理,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从而降低教育教学的效果."时事政策教育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教师只有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可以采取哪些

2、方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时政教育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2.1定期开展时事播报活动,挖掘学生潜能.为了培养学生对时政的兴趣,激发学生关注时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我将每堂政治课的前五分钟定为"时事播报"时间,由每组选派一名(或数名)学生走上讲台,播报一则当日或近期的国内外要闻,播报完毕后,组内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班里的其他同学也可以进行简要的点评.党的十七大,抗雪灾,汶川地震,2008奥运会,七五事件,伊拉克战争,萨达姆,本拉登,卡扎菲等都曾经是"时事播报"的焦点.通过"时事播报",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调动了

3、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们逐渐表现出了对时政的浓厚兴趣.2.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时政,激发学习兴趣.时政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实践告诉我,将时政教育寓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一条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一课时,教材中呈现的材料陈旧.而现实生活中,局部战争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结合平时学生们积累的时政素材和课本知识,我结合教材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1

4、)全球近年来发生了那些局部的战争?(2)这些局部战争的存在说明当今世界仍然存在什么问题?(3)中国政府奉行的是怎样的外交政策?(4)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否会因这些局部战争的爆发而改变?为什么?(6)这些局部战争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把握了课本知识,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习兴趣,并迫切希望能结合课本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在平时的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通过时政导入课题,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围绕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时政热点等多种途径,在政治课堂

5、教学中持续渗透时政教育,这些做法改变了学生对传统政治课的印象,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索,拓宽了视野,发展了能力,带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2.3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收集时政素材的能力.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政资料,就是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家庭狭窄的空间投向辽阔的社会大舞台,让他们去关注,去体会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着这样的愿望,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时政教育的同时,我注重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时政素材的能力

6、:一方面引导学生自觉靠近"时政",我将自己征订的《半月谈》,《陈望》,《南风窗》,《读报参考》等杂志摆放到班里,看得多了,兴趣也就慢慢养成了;课后经常和学生聊一些时事,引导学生关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不断拉近与"时政"的距离,逐步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好习惯;另一方面通过手抄报,黑板报,时政知识竞赛,撰写小论文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收集时政素材的能力,同时还注重加强对学生整理素材能力的指导,学生收集的资料往往只凭个人兴趣,涉及面比较窄,教师要教会学生在众多的资源中精心筛选,然后,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开发,充分挖掘资源的深度.通过一段

7、时间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效果明显.实践证明,思想政治课渗透时政教育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使思想政治课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使学生具备了比较健康的政治头脑,使学生终身受益;不仅使学生学到和巩固了课本知识,而且使学生养成关心世界,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身边的事的良好的习惯,更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个性解放,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2]《鲜活的时事精彩的课堂——中学思想政治课

8、教学渗透时事教育之初探》范海燕[3]《时事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普陀教育网[4]《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