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网络资源有效备课

使用网络资源有效备课

ID:35996641

大小:15.7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使用网络资源有效备课_第1页
使用网络资源有效备课_第2页
使用网络资源有效备课_第3页
使用网络资源有效备课_第4页
资源描述:

《使用网络资源有效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备课一、备课中课程标准等资料缺乏问题的解决。一般来说,几个教师合用一套资料,特别是具有教学指导性的课程标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达到每位教师人手一本,由很多教师教没好好看过课程标准。有了网络,我们在网络上一搜,即可找到,并立即下载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文件夹中,这个文件夹就叫“各学科课程标准”,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学习,需要时可以随时打开,也可以打印出来查阅更方便。并且还有课程标准的学习说明,让每一位教师有条件明确本学科的教学方向。备课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合理的编辑、组织、选择教材中有价值的内容,灵活地选择教学素材与学生共同探索。下载多

2、种版本的教材准备使用,这些教材各有特色,我们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它们的特色,研究《课程标准》的要求,去粗取精,设计好教案。再就是在网络上搜集与本学科的竞赛辅导材料及历年的竞赛试题。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多引导,多培养,搞好竞赛辅导,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准备好竞赛辅导材料及历年的竞赛试题。我们将这些竞赛辅导材料进行分析筛选整理归类,在平日的学习活动中加强这部分同学的辅导,不流于形式,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收藏与本学科教学有关的多个网站。经常到一些教育教学网站上进行浏览资料,搜集一些自己需要的材料,

3、有疑问也可以进行查阅。二、齐心协力有目标的进行校内资源共建。同一学校的年级备课组采取集体备课,进行资源共建。同一个部分内容进行章节分工,每一章的每一节由一个教师设计教案,集体参与讨论,集中集体智慧,修改定稿存档且备份,形成校本特色教案。这些教案是教师们集体完成的,这样可以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提高集体备课质量,让广大的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新课程课堂教学。我们在网络资源中获取到优厚的教学资源,精美的课件,许多与现实有不相符的地方,我们就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且加进去属于自己的特色,我们现在才有了一定的高度。传统的教具、挂图种类少,适用性差,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到各

4、个网站上去找适合自己的课件,这些课件多媒体效果好,可以进行比较筛选,自己改制,当然教师要有一定的制作课件的技术。视频的、模拟的、动的、静的等等应有尽有,大大丰富了课堂,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本学科的中考要点通过网络查找并全部下载下来,进行研究,在搞好素质教育的同时,不要记了对考试方向的把握。在自己的教育资源中要有最近几年的中考题,至少应有近三年的中考题,把握好本学科的命题规律,研究中考试题,近几年来数学中考改革的力度较大,“注重在真实的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中考试题与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学习

5、数学。要有本学期的阶段性学情调查试题,期中、期末试题。建立这些试题的集锦,搞好资源共享,搞好试题的交流,特别是与其他乡镇、其他县市同科教师之间的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各位教师将自己的备课上传网站,相互借鉴学习,交流互动,提升教学实效。以章节为名称建立一系列的文件夹,各文件夹中的内容包括网上搜索到的多篇参考教学设计与教师自己整合编写的教学设计,上传到学校网站上,供同年段同学科教师学习与借鉴。其他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参考,并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补充。利用网页上的评论功能,将教后体会写在“评论栏”中,也可以将看的别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后的想法写

6、在“评论栏”中。别人在阅读教学设计的同时,还可以阅读各位教师教学反思,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见解写在他人的教学方案之后,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三、统一教案的编排体例。我们的备课体例一般包括教材分析、学生分析、目标制定、教学环节设计、练习题设计、教学资源准备、其他的相关资料准备这样七个方面,重点放在2-4方面,这其中4是重中之重部分,需要我们着实深入思考与研究。而其他方面完全可以借助网络现有资源,按照我们的备课要求稍作调整即可。到不同的网站上下载教案,将多个同章节的教案进行比较分析1、教材分析:阅读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阅读大学数

7、学等有关教材及有关期刊杂志等。要通过这些资料的阅读,明确中学数学课程在整个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任务,明确物理知识在各个教学阶段“螺旋式”上升的情况,明确物理课与其他教学科目之间的联系。明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分析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挖掘教材的科学方法、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因素,分析教材中的学习心理问题,设计适当的教学方式或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2、学生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3、目标制定: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确定恰当的教学

8、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考与分析;针对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