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ID:35998815

大小:18.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材料_第1页
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材料_第2页
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材料_第3页
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材料一、基本情况北京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大城市,55个少数民族都有成员在京工作、学习和生活。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80.1万,占人口总量的4.1%。少数民族人口呈“大分散、小聚居”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13个民族工作重点街道50个社区和5个民族乡、116个民族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29.6万人。北京作为首都,对内是维系56个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心脏,对外是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窗口。开展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2、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首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坚持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采取有力措施,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进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全市没有出现一起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性事件。二、主要做法(一)深入宣传,营造氛围。按照“大宣传”的理念,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打造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格局。主要抓了三项工作:一是编印学习手册。把涉及民族团结的法规文件、领导讲话、经验总结、情况介

3、绍、探索研究等内容汇编成册,下发各区县、街道(乡镇),重点社区、民族村,以及民族工作重点单位学习。目前已汇编《民族宗教工作学习文选》8册,印发5000余本,受到基层的普遍欢迎。XX区还增编本区的内容,印发至每个街道、社区。二是编制校本教材。全市50所民族学校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联合下发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结合自身特色,编写本校民族团结教育读本,目前所有的民族学校都有民族团结教育课本;2000多所非民族学校注重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增进了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不断打牢“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同时,市民

4、委与市教委合作,依托市民族教育学会开展校长和教师培训,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两批共200名人员参训。三是加大媒体宣传。加大社会面的宣传力度,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近三年来,向全市出租车、5000多家酒店,以及机场安检部门、社区人员发放民族团结宣传手册10万份,配发民族团结宣传笔3.5万支,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结合散杂居大都市的特点,一是扩大参与范围。据统计,目前来京人口已超过700多万。由于流动人口日常管理的动态性、利益诉求的

5、多元性、包容和谐的长期性,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参与到创建活动之中,是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在创建活动中,我们依托街道社区、各类学校、社会单位等,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平等政策,切实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工作,寓民族团结教育于真诚尊重、真心服务、真情关怀之中,引导他们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今年以来,按照“北京精神”的要求,坚持包容差异、兼容多样的理念,多次组织各区县对少数民族流管员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组织来京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开展语言培训。二是注重搞好结合。目前,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了“社会人”,原有的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的工作体系

6、,已难以完全适应民族工作社会化的要求;城市拆迁改造、城乡一体化推进,回迁、外迁、旧村改造、市政征地等因素,使少数民族散杂居状况更加明显;民族工作的领域延伸,参与部门增多,呈现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而基层民族工作部门人员少、成分新,与日益增加的任务相比,显得力量薄弱。上述问题,需要统筹资源、部门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做好社会领域形成的新阶层、新结构和新领域的创建工作。加强与社会建设的合作,开展社会领域民族工作管理与创新,是创建活动新的亮点。如,借助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XX市民族联谊会,联系、服务和引导少数民族社会团体,收到了较好的

7、效果。三是抓好工作重点。依照我市首次编制的《XX市“十二五”时期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形成“规划先行、政策集成、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推动市相关部门优先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公共设施建设,在城区进一步构建民族特色服务体系;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热情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三)是培育典型,总结经验。牛街是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代表着多民族的和谐之美。2010年,全国推广牛街构建民族特色服务体系经验后,我市依托“六个一工程”(即:现场会、媒体接待、出台文件、工作会、系列报道、宣讲团)进行深入宣传,取得阶段性

8、成果。近年来,按照“城区构建民族特色服务体系、民族乡村接补发展短板”的思路,总结推广我市《努力建设覆盖城乡的特色服务体系,确保把少数民族权益保障落到实处》经验。这项经验在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并刊载于中央统战部《情况交流》上,在全国统战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