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说课稿子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说课稿子

ID:36008496

大小:1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29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说课稿子_第1页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说课稿子_第2页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说课稿子_第3页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说课稿子_第4页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说课稿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说课稿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二几何§4.10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第一课时的内容。三角形中位线是三角形中重要的线段,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定理,它是前面已学过的平行线、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等知识内容的应用和深化,对进一步学习非常有用,尤其是在判定两直线平行和论证线段倍分关系时常常用到,同时它也是下一节梯形中位线的基础。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中,处处渗透了化归思想,它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无论在今后的学习还是在科学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课本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推理

2、过程中应用了同一法思想,这是中学教材第一次出现同一法,要求学生了解这种思想,它对拓展学生的思维有着积极的意义。2.教材处理:课本中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单刀直入地以探索式推理这种方法提出的,(所谓探索式推理是根据题设和已有知识,经过推理,得出结论,然后总结成定理)定理以这种方式出现,学生接受起来会感觉突然、生硬。在实际教学中,我采取先让学生经过实验、观察、猜想、归纳、得出结论,然后经推理论证,最后总结形成定理的方式,这样提出的知识具有亲和力,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和认可,而且从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在定理证明中,讲解了多种证法,除让学生了解应用同一法思想证明之

3、外,还补充介绍了运用化归思想来证明,强化思维过程的教学,培养求异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在例1的教学中增加了变式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教学重点和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解决有关线与线的平行及线段倍分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应用;化归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知识掌握的现状分析来看,如何适当添加辅助线、如何利用化归思想来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因此本节教学中难点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标准文档实用文案现

4、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学时,应注意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优化个性品质。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现状,本节课重点培养他们下列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同一法的证明思想②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③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④初步学会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推理论证的能力②培养学生运用化归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创新学习能力3.个性品质目

5、标:①培养学生科学分析的态度和积极的探索精神②向学生渗透运动变化及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思想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几乎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活动。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实践经验等方面的限制,思维正处在具体向抽象过渡的时期,在行为上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本节课通过《几何画板》这个工具,让学生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发现、归纳知识,积极的参与知识的形成和发现过程,改变原来的“听数学”为“做数学”,让学生经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活动,形成自己的经验、猜想,产生对结论的感

6、知,实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样,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能力的培养及知识的迁移,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独特性,并让学生掌握探索问题的方法,真正地学会学习,达到“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目的。教法:本节课的设计是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遵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实验观察、探究归纳、理论证明、巩固深化的四段教学法,在多媒体的辅佐下突破常规模式,让学生在活动、探索、和谐的教学中获取新知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教学目标。学法:让学生掌握实验与观察、分析与比较、讨论与释疑、概括与归纳、巩固与提

7、高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转换的学习方法,学会运用化归思想去解决问题。四.教学程序设计为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为贯彻达到本节课制定的三个教学目标,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可接受原则,顺应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整个教学过程分五个步骤完成。(一)创设情景,兴趣导学(1分钟)(二)尝试探索,获取新知(20分钟)(三)智海扬帆(20分钟)(四)梳理回放(3分钟)(五)巩固拓展(1分钟)标准文档实用文案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兴趣导学如右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现在要测量出A、B两

8、点间的距离,但又无法直接去测量,怎么办?这时,在A、B外选一点C,连结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D、E,如果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