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ID:36010429

大小:4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29

《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_第1页
《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_第2页
《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_第3页
《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_第4页
《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平利城关初级中学吴炳霞【教材简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属于诗词教学,教学本课,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领略诗词的风格,掌握古诗词学习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本课共选录了五首诗词,从词风来看,可分为豪放与婉约两种,《渔家傲.秋思》属于豪放派。【教学设想】“韵律、内容、情感、语言”是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四个基本要素。本课教学抓住这四个要素的学习来进行。以初读把握韵律切入,进而再读感知内容,接着三读体味词中寄寓的情感,最后四读赏析词中优美的语言。要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范仲淹词作的基本特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2、:调动学生已有的诗词学习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品味我国古代诗词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词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体验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豪迈气概。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品味词的语言及意境。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品味词的语言及意境。教学方法:朗读法;语言品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请根据我的描述说出古代诗词作家的姓名。 1、他,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

3、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李白2、他,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民生疾苦,有“诗史”之称,他的组诗“三吏”“三别”脍炙人口,他本人被誉为“诗圣”──杜甫3、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并开创了豪放词派,字子瞻,我们学过他的词《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4、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渔家傲.秋思》,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曾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这首词反映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二、了解作者范仲淹,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庆历三年七月,授参知政事,

4、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守边四年。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成为千古名篇。由于边疆生活的陶冶和锻炼,他最先把边塞诗的内容引入词的领域,一扫唐末清初婉约派的浮靡之风,使词带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开阔奔放的风格。成为豪放诗风的一个发端,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写边塞生活,苍凉悲壮,慷慨生哀,词仅存五首三、出示学习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背诵、默写全词。四、正课(一)赏读诗歌,明确词意1

5、.注意听读:点评好在哪里?(节奏感情意境)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提出有质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注释字音节奏感情)3.个人表现读(生品评:…..)4.理解性的齐读(带着感情读出气势)(二)品读诗歌,体会意境认真品读上阕,思考下列问题:1、《渔家傲》在上阕中都写了哪些景?勾画出一幅怎样的图画?这些景是紧扣“异”字来写的,异在何处?我看见了一幅--------------------------图(落日归雁,长烟落日边声四起古城落日归雁孤城戍边图”)奇异:异寒异声异势2、上阕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容易让人产生怎样的思想情绪?明确:(荒凉萧瑟肃杀悲凉寂寞孤独思乡

6、)(三)寻读诗歌领悟情感仔细寻读下阕,试着从下阙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感。(用“我从中感受到了。”句式回答)出示写作背景: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守边四年,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他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卒,招徕诸羌并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赞他“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一○三八年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侵宋。当时的北宋,不修武备,不重边功,以致边防空虚,宋军一败涂地。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此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

7、首。(四)总结全文 《渔家傲.秋思》这首词通过对塞外边关秋景的描绘和戍边将士生活的叙写,表现了作者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范仲淹的词,虽然苍凉,却也悲壮;虽然生哀,却很慷慨;虽有抑郁之情,却无消沉之感。(五)当堂训练:1、由《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句,你容易想起王维《使至塞上》的()的诗句。2、请找出借用典故和互文修辞句子,并说说典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背诵默写全文(六)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2、用优美的语言把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