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全书各章重点分析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全书各章重点分析

ID:36015967

大小:201.64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4-28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全书各章重点分析_第1页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全书各章重点分析_第2页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全书各章重点分析_第3页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全书各章重点分析_第4页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全书各章重点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全书各章重点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接上面例题,若平滑指数α=0.6y2010=0.6*2110+(1-0.6)*2117.5=2113吨六、因果预测分析法(回归直线法)b=(nεxy-εxεy)/nεx2-(εx)2a=(εy-bεx)/ny=a+bx七、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1.价值因素;2.成本因素;3.市场供求因素;4.竞争因素;5.政策法规因素八、产品定价方法: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⑴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①成本利润率定价=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②销售利润率定价=单位价格*销售利润率⑵保本点定价法=单位成本/(1-税率)⑶目标利润定价法=(单位成本+单位目标利润)/(1-适用税率)⑷变动成本定价

2、法(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如果额外订单)=单位变动成本*(1+成本利润率)/(1-税率)2.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⑴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⑵边际分析定价法【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九、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举例: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Q/Q0/△P/P0,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确定产品销售价格时,P=P0Q0(1/│E│)/Q(1/│E│)Q0→基期销售数量E→需求价格弹性系数P→单位产品价格Q→预计销售数量举例:某企业生产销售某产品,2009年前三个季度中,实际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如表所示: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销售价格(元)450520507销售数量(元)48

3、5043504713要求;⑴确定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1=△Q/Q0/△P/P0,=(4350-4850)/4850/(520-450)/450=-0.66⑵确定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2=△Q/Q0/△P/P0,=(4713-4350)/4350/(507-520)/520=-3.34⑶E=(E1+E2)/2=-2│E│=2P=P0Q0(1/│E│)/Q(1/│E│)=507*47131/2/50001/2=492.23元十、成本性态分析:按照成本性态,可以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1.固定成本:⑴约束性固

4、定成本(降低途径:合理利用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不能改变其数额⑵酌量性固定成本: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研究开发费(降低途径:精打细算)2.变动成本:⑴技术变动成本: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⑵酌量性变动成本:如销售佣金3.混合成本: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曲线变动成本十一、混合成本分解(备注:高低点法的高点和低点是根据业务量Y的资料决定)高低点法:单位变动成本b=(最高点业务量成本-最低点业务量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固定成本a=最高(低)点成本-最高(低)点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举例:某企业采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其产销量

5、和产品成本情况如下表:年度产销量Y产销成本X(万元)20052902502006275230200725024020083002752009325270若2010年产销量为400万件,则2010年产品成本为多少?b=(270-240)/(320-250)=0.4a=270-0.4*325=140Y=140+0.4X=140+0.4X400=300十二、标准成本管理:也称标准成本控制,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十三、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有两个标准公式(通用公式)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用量差异=(实际用量

6、-标准用量)*标准价格效率用量耗费价格即效率差异相当于用量差异;耗费差异相当于价格差异十四、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五个公式四个量:①实际数②预算数③实实(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④实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两差异法:(耗能)耗费差异=①-②能量差异=②-④三差异法(耗产效)因为能量=产量+效率所以耗能=耗产效耗费差异=①-②产量差异=②-③效率差异=③-④十五、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成本控制的方法,以作业为基础计算成本。成本动因分为:1.作业动因: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产)2.资源动因:反映作业量与耗费之间的因果关系。〖耗子(资)〗十六、作业成本计算的

7、特点:1.对于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一样,但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则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不同,因为间接费用的分配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2.在作业成本法下,对于不同的作业中心,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不同1.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分配是从资源到作业,再从作业到成本对象2.作业成本管理包括成本分配观和流程观十七、作业分析:1.增值作业①高效作业→→增值成本②低效作业2.非增值作业:不必要或可消除的作业,如检验工作低效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形成的均为非增值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