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妄道人传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内部教

三妄道人传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内部教

ID:36018147

大小:4.69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4-28

三妄道人传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内部教_第1页
三妄道人传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内部教_第2页
三妄道人传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内部教_第3页
三妄道人传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内部教_第4页
三妄道人传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内部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妄道人传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内部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曹英峰秘传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内部教学内容本人酷爱中国传统养生健身术,并对易筋经情有独钟,恰巧在网上看到了曹英峰先生的论坛,并于三月底参加了曹先生举办的易筋经教学班,虽然从心里讲小两千元的学费不便宜(两天时间),不过觉得还是应该有所得的。学完后,总体感觉还可以,尤其对没有基础的人,效果是很明显,对象我这样有点基础的就效果差些了,这也难怪,很久不锻炼的人马上进行大量的锻炼,想效果不明显也不成啊,曹师还把网上的内部资料发了给我们,现在结合这些资料以及周潜川先生所写十二式原文,简单地把在学习班上学到的东西说一下吧,我这么讲,曹师肯定是会不高兴了啦,没办法,看到很多人都对易筋经十二式感兴趣,于心不忍呀,

2、我的几个兄弟都想学习,不过就是没钱,没办法,那我就勉为其难,简单说一说学习的要点,用蓝色字标注一下啦,这个仅限于内部交流,不可外传,曹师是绝对禁止的,希望大家不要乱传哦。第一式、韦驮捧杵的口诀:韦驮献杵的架子,与第二节三式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三种姿势,是易筋经动功的基础,练气的入门。这个架子开始运用平心静气、敛神的原则,结合人体的内景生理,经络气脉,运用得非常合理。深得“动中涵静”,“动静两赅”的精义。尤其对于调节肺气发挥“肺主均衡”的作用,一开始便从这里下手,单刀直入直接掌握了“肺为气笥”的关键,控制了全体气运的总枢纽,是非常可贵的方法,比其他各宗派的“起手”架子的确高明得多。细细体会口诀,

3、就可以明白了。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这口诀的意思,是说开始练功,第一项的操作,要把身体端正直立,不能偏倚偏斜,不能用劲,全身放松。要想做到这项要求,必须先把“地盘”站好,解决脚下“立”的问题。两脚不可并踵站立着,一经并立,脚下气机发动,就会有劲,反而紧张不会松软了。因此,必须两脚相距约一尺二三寸的距离,最好以本人的脚为标准,两只脚的距离等于一个脚的长度。同时后踵和脚尖必须看齐,两脚的内侧空裆里,立成一个长方形的样子。第二项操作,要把脊柱竖立端直,不可弓背弯腰,把两肩的“肩颙穴”(即肩的尖端处),微微向上略抬三四分高,则脊柱就会自然笔直,而不带一点强硬的滋味。第三项操

4、作,两眼半睁半闭,平视正前方,这样可以收到澄心和敛神的作用,因为“眼上视则心神上浮,眼下视则心神下降”,不得平衡。第四项操作,两手顺应自然地下垂,轻贴着大腿的外侧。第五项操作,运动垂着的两手同时从下向正前方慢慢向胸前抬起,先伸后屈,两掌手心相对,缓缓向胸前收拢,距胸前约一拳停止,把两掌相接“合十当胸”,与两乳之间的“膻中穴”相对。这样能使肺脏上下左右“位置适中”升降开合,呼吸有度,从而达到“气定”的要求。气机能定,则心境澄清,神意内敛了(图1----图3)。要点:①动作:两臂环拱,要端平,背部要圆,两掌相合,但不是靠两臂的力量合上的,而是靠两肩膀前的锁骨部位,锁骨的左右对开,胸背撑开后使两掌

5、合上,其余地方要放松,要有胸口部位呼吸很通畅的感觉,整体要皮松肉紧。②站法:双脚平行站立,不要求踮脚,,腿微蹲不要绷直,要做到上虚下实。③呼吸:自然呼吸。要慢,不要快。(图1)(图2)(图3)第二式、横担降魔杵的口诀:足趾柱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这口诀的意思是说,紧接第一式姿式动作之后,一面把两掌交成“阴掌”(掌心向下),顺着左右的方向,从合十当胸的架子,向左右外开,与肩相平行,开成个一字形,这架子名字叫做“横担降魔杵”,是一个有意义的名称。因为这时会自觉两肩沉重,如负重担似的,一面把后踵升起,脚尖点地,功夫深了,只用脚大拇趾点地,其余四趾是凭空离地的,这种动作,必须配合两掌左右

6、外开的运行,上下同时动作,不可参前落后。在这个动作当中,心念一定要寄托在掌心和足趾尖,才能做到心平气静的境界,心平气静在外面的象征,是目瞪口呆的样子,如果目瞬则视乱,口动则气粗,那就作用相反,而脚尖点地,必然站立不稳,东倒西歪,飘摇欲坠了(图4----图5)。要点:①动作:双手按要求两臂平伸,但不可完全绷直,要微弯,双手立掌,这里同周潜川原文不同,食指尽量绷直后翘,虎口要圆,拇指朝前,肋下有几条大筋会很涨,整条手臂都有抻拉的感觉。②站法:双腿微曲,不要绷直,脚尖要踮起,不过不要求特别高。③呼吸:逆腹式呼吸,,呼吸时两臂不要动,吸气肩膀发力,两肩胛骨内收,呼气时肩膀发力,两肩胛骨外撑,锁骨撑拔

7、,肩部动作要用力,不能耸肩,内动越细微越好(图4)(图5)第三式、掌托天门的口诀:掌托天门目上视,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骽胁浑如植,咬紧牙关莫放宽,舌下生津将腭抵,鼻中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弛力还将挟重看。这口诀的意风是说接连着“横担降魔杵”之后,顺着一字形的架子,两手继续向上作半个圆周的动作,同时两掌随着胳臂向上作半圆的当中,把“阴掌”缓缓翻成“阳掌”(掌心向上),令两掌心朗天,两掌的中指微微接触,直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