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

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

ID:36018694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29

 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_第1页
 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_第2页
 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_第3页
 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_第4页
 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_第5页
资源描述:

《 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艺术画廊文艺生活LITERATURELIFE2011一O5渐进自然,禅法天地——浅谈董其昌引禅入画吕泥璇(四川美术学院,重庆400053)摘要:笔者对董其昌把禅宗引入到书画领域中来的动机以及他对欣赏的画作在禅宗中的标准设定的参

2、照物,在董其昌本人的着作的指引下,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另外对董其昌一些笔墨章法上的见解进行了简要的感受.关键词:董其昌;禅宗;自然物象;虚实互补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一O166一O2如何对待传统?这是历代书画家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全面的创新?还是一味地复古?这直接关系到书画艺术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与定位.事实上,这是历史上每一个时代每一个领域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古”与”今”的争论.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变革,进步,都与这一问题的争论有着密切的

3、关系.晚明正面临着时代的巨变,各种因素都把这一历史难题的抛给了每一位晚明人士.在晚明文艺界主张个性张扬,突出主体意识,以及与保守复古派交锋冲突的情况下,董其昌站在历史,政治的高度,对此有一个很高明的处理方式.他面对失序中的晚明社会,既不是完全否定历史传统,也不是一成不变地进行复古宣传,而是在充分遵循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整理除一整套能充分发挥社会作用与政治意义的书画作品.而董其昌在创作理念上对引禅人书画所作的具体展开,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禅宗精神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董其昌更好地应对

4、政治变化,但反过来,如果没有书画的帮助,董其昌的政治是晦涩的,人生也是被动的.然而,禅宗影响其政治史隐藏于背后的,.而影响其绘画艺术则是显露于外的.除了社会政治需要,笔者也不排除董其昌接受禅宗的理性自觉:”学禅定以求心安”.在董其昌庞大的禅宗影响中,笔者挑选了两个点来谈,即:禅宗与天地和墨与天地.一,禅宗与天地除了学习禅宗,董其昌还吸收了强调人的主体精神能动性的观念,来阐发对绘画奥义的理解.他论说道:”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到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

5、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郢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他认为画之气韵存在于天授的内心之中,通过读书,行路等修炼功夫,然而发掘出心灵自有的灵明,达到”脱去尘浊”的澄澈悟境,就能使生动的气韵自然溢出.他的认识方法与”心学”在精神气脉上是相互贯通的.王维画山水以天地为师,希冀体悟宇宙自然的瞬息万变规律,及其造化万物过程中蕴含的”天机”,使画作有”以天合天”的效果.事实上,师法天地自然的根本目的,乃是希望在创作时参照自然万物的造化规律,以便使艺术品体现”天道”,最166终使作品达到”天艺合一”的境地.现在看

6、来,王维之所以被苏轼和董其昌尊为文人画的鼻祖,大概与他深谙绘画以体现”天道”为要的宗旨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也许正是董其昌力推王维为”南北宗论”里”南宗”起源的原因之一吧.作为描述天地自然物象以抒发胸中之气的绘画艺术,自然也在”天地,自然存在着’生机’,隐含着’天道”‘这一规则之中.董其昌深谙此道,所以他在提及绘画的功用时,才有”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故其多寿”的感叹.在董其昌看来,”画道”即是”天道”.才会”多寿”.同样,这样的绘画才与Lq然万物以及人一样,包含在天地这一有机和谐的整体

7、之中.故董其昌对沈周的老师杜东源的这一段话尤为感慨:杜东原先生尝云:”绘画之事,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恍惚变幻,象其物宜.足以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晋唐之人以为玩物适情,无所关系.若日黼黻黄猷,弥纶治具,至于图史,以存鉴戒,岂无所关系哉?”陈后山云:”晚知诗画真有得,却悔岁月来无多.”亦此意也.是说,绘画的功能绝不仅仅只是”以存鉴戒”的作用.如果所画作品与自然规律相契合,可以有”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的效用.所以,只有以天地万物为师,作品才会得其天助,自然浑成.因而,董其昌对于那些能体现天地自然之

8、”天机”的作品尤为赞赏.如他评论董源的山水画时,说:”云烟变灭,草木葱郁,真骇心动目之观.”这种布满”烟云”的山水画,也体现在董其昌自己的画作里.如董其昌作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的山水画(《仿杨升没骨山水图》《高逸图》),就被王翠称之为”峰峦树石,烟云吞吐,变化莫测,都从董,巨风韵中来,兼得富春江象外之趣.”“烟云”来品评画作,实则是对画作充满”天机”,“生机”的一种具体形象的描述.二,墨与天地有了禅宗作为绘画创作的指引精神,创作形式就成了展现董其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