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D:36020321

大小:50.5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4-29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1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2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3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4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注意: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密封线内规定的位置,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话说《诗经》之“风”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

2、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换言之,《诗经》之“风”,即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

3、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家人,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

4、;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

5、。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

6、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亲互爱的关系。这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选自“国际儒学网”,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自然界中,因大气层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地球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上行下效”,领导者的所作所为,对形成良好风气、建立和谐社会很重要。C.《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D.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

7、同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符不符合法律法规并不重要。B.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规范。C.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社会是精彩的更是复杂的,能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D.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生活习惯以外,还

8、要以此为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