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清风养性教育》稿件.doc - (1)郑宜栋凡人善举78

【精品】《清风养性教育》稿件.doc - (1)郑宜栋凡人善举78

ID:36025376

大小:463.59 KB

页数:153页

时间:2019-04-30

【精品】《清风养性教育》稿件.doc - (1)郑宜栋凡人善举78_第1页
【精品】《清风养性教育》稿件.doc - (1)郑宜栋凡人善举78_第2页
【精品】《清风养性教育》稿件.doc - (1)郑宜栋凡人善举78_第3页
【精品】《清风养性教育》稿件.doc - (1)郑宜栋凡人善举78_第4页
【精品】《清风养性教育》稿件.doc - (1)郑宜栋凡人善举78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清风养性教育》稿件.doc - (1)郑宜栋凡人善举7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传统美德(1)郑宜栋:凡人善举153一、传统美德(1)郑宜栋:凡人善举153郑宜栋,男,汉族,1925年9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上饶县旭日街道退休干部。2011年9月20日,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欠债还钱”是他最淳朴的承诺,“诚信为金”是他最坚定的信仰。为了偿还去世父亲解放前欠下的债务,郑宜栋老人用67年来还一笔本可不必还的债务,用自己的诚信坚守表达对社会公序良俗的自觉遵守。153  郑宜栋的老家在上饶县黄沙岭乡麻墩村。上世纪四十年代,父亲在当地经营一家榨油作坊,因为诚信经营,老少无欺,深得乡亲们的信任和拥戴,油坊生意特别红火。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2、却给郑家带来了灭顶之灾,1942年8月,父亲与兄长被强行抓丁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乡亲们存放在郑家准备榨油的茶籽、菜籽、桐籽也悉数抢走。由此,郑家便欠下了周边106户乡亲的茶油、菜油、桐油等各种油料数百斤,现金(旧币)数千元。郑家横遭不测后,乡亲们也十分同情,没有一人提起债务,更没有一人上门讨要。乡亲们越是这样,郑宜栋的心里越不好受,虽然家败了,没有能力立即还清债务,但能还一分是一分。年少的郑宜栋暗暗发誓,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替父亲还清债务。他奔赴福建干起了挑盐的挑夫,每天担着一百多斤盐包餐风宿露,跋山涉水。等到上饶解放时,他已替父亲还清了一千多元(旧币)的现金债务。153

3、  解放以后,郑宜栋先后当过乡民兵营长、区农协主席、县农技站站长、公社党委书记等职,每月薪水除了自己生活,还要赡养母亲和供弟弟读书,加上抚育7个子女,家庭生活十分清苦,难以挤出闲钱还清父债。但郑宜栋始终把这笔债务挂在心上。1996年,退休的郑宜栋终于攒够了偿还父债的资金。老人拿出珍藏了几十年的老账本,用了足足半年的时间进行整理核实,终于算清父亲生前所有债务,共欠106户人家茶油、菜油、桐油共计873斤4两5钱。  债难算,人更难找。那年冬天,他不顾天寒地冻,捧着账本挨家挨户上门还账。有些债主已经过世的,他就还给他们的子孙;少数债主没有后人的,则请亲友代收。大部分人家

4、不肯收,他就将账本展示给债主的后人看,然后加上利息,毫厘不少地将油还给人家。2008年,郑宜栋无意中了解到父亲解放前使用的是16两1斤的老秤,而现在用的则是10两1斤的新秤。他为自己的粗心大意后悔不已,决定按照新老秤相差最高15%的比例偿还差额。当年年底,83岁的郑宜栋返回家乡补还了差额。郑宜栋坚守67年为亡父还债的动人故事,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当选2009年中央电视台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和中央电视台“十年法治人物”。153(2)余雄伟:信守道义替父还债他叫余雄伟,上饶县董团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幸福家庭遭变故  余雄伟还是一名大学生时,他有一个

5、幸福的家。2007年底,做钢材批发生意的父亲小有成就,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在余雄伟眼中,父亲为人热情、讲信誉,在行内有着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幸福生活没过多久,家庭突然遭遇变故。父亲突患爆发性肝癌,仅过20多天便去世了。  父亲在弥留之际家人才知道,生意上欠几个经销商十多万元货款。余雄伟回忆说,父亲临去世前叫来欠款最多的经销商廖中伟,扔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承诺:“153假如我不行了,旁边这是我爱人,欠的钱要还,我一定会让我爱人还你。”这句话不仅感动了廖中伟,也让余雄伟牢记在心。  父亲走后,母亲接下了还债的重担,余雄伟也从学校回到家专心陪伴母亲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也许是母亲

6、长期操劳和伤心过度,2009年,在还完部分欠款后,母亲患胃癌去世了。“那段痛苦难过的日子,如今简直无法想象,每天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一闭上眼睛,就好像父母还在我身边一样。”余雄伟认真地说。  那时余雄伟还没成家,年仅23岁的他不仅要独自承担失去双亲的痛苦,还要承受母亲嘱托的还清父债重担。 信守承诺替父还债153  母亲去世后的日子里,攒钱还债成了余雄伟生活中大事。当教师收入不高,他就在外面做些小生意。虽然不能一次性偿还债务,他就一点一点积攒起积蓄,每到逢年过节攒够一点钱后就立即给人家送去。  余雄伟说,父亲当时卖给工地上的钢材有许多账没有收回来,不少欠条上只有一个名字

7、和电话,很多人找不到或者直接赖账,因此家庭生活变得非常困难。但无论是母亲还是余雄伟,都没有以此为借口,还是努力工作攒钱一点一点地还债。  余雄伟没有细细计算过已经还了别人多少欠款,只要是有父亲签了名的欠条,都认。他说:“现在大部分欠款已经还清了,就剩下廖中伟那里1万多元了吧。”但直到现在,余雄伟还有4万多元的欠款没有收回。  廖中伟说,他不会忘记第一次见到余雄伟时的场景。那是2009年年关,天下着雨非常冷,余雄伟骑着摩托车找到他。瑟瑟发抖的余雄伟在表明自己身份后从胸口拿出一扎零散的几千元钱,说是替父亲来还欠款的。余雄伟把钱递给他后就急匆匆走了。1535年坚持感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