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

ID:36029501

大小:18.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回乡偶书教案_第1页
回乡偶书教案_第2页
回乡偶书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回乡偶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乡偶书》教学设计执教:陈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2个字,会写三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热爱家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PPT一、背诗导入1、同学们,你们会背哪些诗了呢?2、课件依次展示《村居》、《所见》、《咏柳》诗歌的图片。师: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你能用学过的或自己积累的诗句来描绘看到的景象吗?3、师:小朋友们看,几句简单的诗句就可以描绘出我们看到的景象,这就是诗歌

2、的神奇之处。那你们知道咏柳的作者是谁吗?(生:贺知章)5、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来学习由贺知章写的另一首诗歌,题目叫—《回乡偶书》(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学法指导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过四关,这四关分别是:我会认、我会解、我会读、我会想。同学们,你们能和老师一起顺利过关吗?三、第一关:我会认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115页,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去找一找树叶。师:老师发现你们读得可认真了,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的字音读得准。师:好了是吗?那陈老师要来考

3、考你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读准了。(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来试试?(2个)下面我请一位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谁行?(1个)我们一起来准确地读一读。四、第二关:我会解1、解题:你会扩词吗?我们来扩词!回:回家回来回到乡:家乡故乡乡土偶:偶然偶尔偶遇书:读书书写书信连起来就是:回到家乡偶尔写下这首诗。2、第一句:离:离开回:回来整句句意:年轻时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回来!第二句:音:声音口音改:改变整句诗意:我的口音没有改变,但是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了!第三句:识:认识村里的儿童已经不认识我了第四句:客:客人何:

4、哪里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五、第三关:我会读指导读好升降调、重音、长音六、第四关:我会想师:请再读读这句诗,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客”是谁?贺知章。“客”从哪里来?板书“何来”“客”来做什么?)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提了不少好问题。老师也来问你们一个问题:诗句里的“客”也就是贺知章是指从外地来这里做客的客人的吗?(板书“客?”)请你们仔细地读读诗歌,也可以观察一下插图,找找答案吧。(生自读诗歌,观察插图。)师:心中有答案了吗?谁来说说看?(生交流:贺知章不是做客的客人。)你从诗歌的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5、(生:他从小离开了家乡,到老了才回来。)(少小、老大变红)(生:乡音无改……)师:贺知章爷爷三十六岁离开家乡到外地做官,到八十五岁才回到家乡,整整五十年哪!他时时刻刻都在想念家乡的亲人,盼望着可以早日回家乡看看,每当他看见天上的明月圆了,他会默默的吟诵起李白的静夜思——(生齐诵)每当遇见故乡的故人时,他想问问家里的近况,可最终,他只是像王维一样,问了问窗前的寒梅——(生齐诵王维的《杂诗》)现在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当他走在回乡的路上时,他说——少小离家老大回当他从镜湖看见自己斑白的两鬓时,他说——乡音无改鬓毛衰当他看见村

6、里的孩童时,他说——儿童相见不相识当孩子们把他当做客人时,他说——笑问客从何处来?七、拓展训练师:其实,贺知章回到家乡后,面对熟悉的情景,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的是第一首,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二首,相信你们会有新的感受。指名读——齐读(出示诗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配乐朗诵)板书:回乡偶书客?何来?想家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