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一诺千金

16、一诺千金

ID:36032687

大小:21.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29

16、一诺千金_第1页
16、一诺千金_第2页
16、一诺千金_第3页
16、一诺千金_第4页
16、一诺千金_第5页
资源描述:

《16、一诺千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一诺千金教案设计科目语文授课时间 班级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16、一诺千金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掌握本课的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重要句段并背诵下来。2.过程和方法指导学生收集自己身边或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使学生明白现代人要做到诚实守信,现在社会更需要诚信;通过相关主题文章的比较阅读、延伸阅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为人诚实,表里如一,遵守诺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体会履行诺言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9

2、、10自然段蕴含的深刻寓意,加深学生对履行诺言的重要意义的理解。教学时间 2课时教具准备秦文君的相关作品。搜集与本课文主题相似的文章《一诺千金》(秦文君)《一诺千金》(吟秋)《地震中的父与子》《诺言》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性化教案补充、修改及教学反思第一课时一、讨论交流,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信”字: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一分钟,说说你从这个“信”字中知道了什么?2.教师:一个人要做到诚信,一个集体也需要诚信。请学生找找身边的诚信榜样,说说我们班上的诚信人和诚信事。3.教师: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诚信的小学生呢?你自己做得怎样呢?联系

3、自身的实际填写“诚信卡”并交流。4.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学习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如:宁可丢失钱袋,也别违约失信。口言之,身必行之。信用是无形的财产。5.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关于诚信的成语小故事。教师播放故事动画,请学生看完后交流学习,并请学生复述故事,说说明白了什么道理。6.教师出示课件,学习成语“一诺千金”。原文: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释义:“诺”,许诺,诺言。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教师总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要讲信用。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叫

4、“一诺千金”,同学们想知道作者讲了什么故事吗?大家来看课本。(教师板书“一诺千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请学生静静地欣赏。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扫除生字词的障碍,思考课文写了几个故事?故事中的重点人物是谁?(1)学生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可以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等。(2)同桌互相交流,读不准的字词互相帮助。(3)教师出示课件,注解生字词,指名认读下列词语:恍恍惚惚、钻拳头、淌汗、蹿出去、如期归还、严谨、瑟瑟、坦荡无愧、目睹、灵魂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的?3.集体讨论交流:(1)1—8自然段:小时候,一位家境贫寒

5、的男生为了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而向作者借两块钱,并保证五天内归还。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男生天天夜里帮菜贩推车,第五天拂晓终于攒足了两元钱,由于乏极了,竟然在桥洞酣睡了一天,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终于如期归还所借的钱。(2)9—10自然段: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一场倾盆大雨中,我去接曾约定风雨无阻的朋友失望而归;但同样是在风雨中,作者却见证了一对坚守约定、风雨无阻的好朋友,“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于是,作者发出了一番感慨。(3)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第一个故事中的那个男生做得对吗?做的好吗?为什么?如果你和你的朋友约好见面,突然

6、下起大雨,你还会去赴约吗?为什么?4.带着问题,学生分组学习交流,再读课文。(1)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可以查字典或向同学请教。(2)读后汇报:自己读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感受,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3)重点朗读课文第九、十自然段,做到读通读顺,初步读出自己的理解,为下节课学习打下基础。第二课一、集体探究理解课文。1.教师指名朗读课文1—8自然段,提出问题:(1)作者在男生借钱以后心理都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语句。(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难堪”的意思,体会那个男生为什么难堪,如果你是那位男生

7、,你当时是怎样想的。(3) 那个男生是在什么时候还给“我”两元钱的?怎么还的?找出具体描写的句子,你觉得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4)这个故事仅仅是想说两元钱的承诺吗?这个承诺对“我”和“他”的影响是什么?文章的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2.学生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3.教师指名朗读课文9—10自然段,提出问题:对于“我”和那个少年不同的结局,你有什么想说的?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4.展开辩论:认为约定要风雨无阻(正方);认为大雨可以不赴约(反方)。教师总结辩论结果。5.教师出示重点语句,指导朗读并体会表达的思想

8、感情:(1)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2)因为对于并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