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2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2

ID:36034280

大小:23.8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2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2_第1页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2_第2页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2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守株待兔》说课稿一、教材简析“人生多少哲理,尽在寓言中”。著名作家严文井老先生对寓言曾做过绝妙的比喻,他说:“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守株待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则寓言故事,它情节简单却促人深思,语言浅显而寓意深刻。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二、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2、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建构文本,增加积累;超越文本,凸显主题。”从而发展语言,提高思维。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过程与方法目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

3、侥幸”的错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天上不会掉馅饼,世间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含义深刻的道理四、教学想法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以下几点想法:1、先说说字词教学。本课中要认识的只有的6个生字,且字形都较简单,很好记,因此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办法。在讲解分析课文的时候随机融进字词教学。词语的理解根据各词语的特点,有以下集中方法: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谈理解,然后由教师归纳总结的方式理解(如:窜出来),情境理解(如:乐滋滋、从此),看图理解(如:锄头)等多种方法帮助理解。2、寓意的领会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主

4、要采用让学生讨论种田人的希望能不能实现来体会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再创设交际情境,师生模拟对话。师演种田人,引导学生说出希望对种田人说的话,以此来达到对寓意的领会理解。3、复述故事内化语言。为了降低复述的难度,我为学生提供了故事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插图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一种帮助进行复述练习,体现了“不同学生不同要求”。4、最后是拓展了解其他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实现“教学不应局限在课堂”。5、挖掘教材的空白处。新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围绕每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内容,涵盖面宽泛,很多课文提

5、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形成了教材的“空白处”,教学中我们老师要用心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能发展学生语言的“空白处”,让学生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本课时教学我对教材空白处的挖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地方:A、我在第一自然段,设置了体会兔子窜出时的心理的交流谈话、兔子为什么会突然窜出来的原因的猜想与假设、B、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感受手拎着一只不费吹灰之力得来的肥兔子,该怎样豪情地,乐滋滋地说上两句。C、第三自然段:守株待兔的结果是什么,课本向我们呈现的仅仅是庄稼全完了,再向前推

6、进,他的这一行为肯定给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影响,我认为,该挖!而且学生想象的翅膀在此会飞得更高,不是吗?6、读书的指导,我设置了四处重点指导读书的句子,A、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天理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B、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C、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D、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按照,何主任曾给我讲的,通读,读通,读懂,读活(也就是读出画面)这样的有感情朗读训练程序,期间穿插教

7、师的范读,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的朗读,而不是丁是丁卯是卯,一尘不变的认知格式!发展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五、教学程序A、课前谈话,为了拉近和孩子心里的距离,搞好关系,所以我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中间的打招呼,和向我提问也是为后面的教学打个基础。A、直接导课,初步解题。今天我的开课方式采取了一种干净利落的方式:开门见山。并引导学生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是什么?B、质疑问难,初读课文。读了课题,让学生质疑,再鼓励她们去课文里释疑。通读课文,读通课文。C、深度课文,领会寓意。这一环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我的很多教学想法都在此环节实践

8、:阅读的指导,随文识字,教材空白处的挖掘等等。D、深化明理,拓展延伸通过师生模拟对话。师演种田人,引导学生说出希望对种田人说的话,以此来达到对寓意的领会理解。E、观察分析,练习书写六、板书设计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