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政治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2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讲义

江苏高考政治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2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讲义

ID:36034370

大小:517.3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4-28

江苏高考政治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2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讲义_第1页
江苏高考政治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2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讲义_第2页
江苏高考政治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2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讲义_第3页
江苏高考政治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2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讲义_第4页
江苏高考政治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2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讲义_第5页
江苏高考政治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2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讲义_第6页
江苏高考政治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2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讲义_第7页
江苏高考政治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2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讲义_第8页
江苏高考政治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2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讲义_第9页
江苏高考政治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2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讲义_第10页
资源描述:

《江苏高考政治复习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2课时)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时 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和财政税收问题的考查一、主观题对收入分配公平的考查1.读图题:如描述图表所反映的我国收入分配状况。2.作图题:如画出我国某年的收入分配曲线。3.分析说明题:如为我国存在的收入分配问题提出解决措施。(2013·江苏卷)材料一 某课题组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说明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首先将样本中的居民分为五个收入组,每组各占总调查人口的20%,然后将各组1985和2008两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图1。材料二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

2、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491,以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降为0.474。2008年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图2所示。图1图2注: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绝对公平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与绝对不公平曲线OPQ之间的面积为B,基尼系数=。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哪些特征?请利用图1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从图2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同时,从下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

3、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分别说明理由。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②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④对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⑤出台措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解题思路]获取和解读信息设问信息总设问:①结合材料。②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第一问:①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哪些特征?②请利用图1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③图表类、体现类题目。第二问:①根据材料二。②从图2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③从下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分别说明理由。④作图类、分析说明类题目。材料信

4、息①1985年和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五组人群收入分配状况对比情况。②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491,2012年降为0.474。③基尼系数=。调动和运用知识(1)基尼系数的意义。(2)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3)财政的作用。答案整理(1)收入增长速度快;各组收入增长最低都在10倍以上。收入增长不平衡;2008年最低、中等、最高收入组的收入分别约为1985年的14倍、21倍、33倍。收入差距拉大(或收入分配不公);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2.3倍扩大到2008年的5.6倍。(2)作

5、图(见下图)选项:①;理由: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选项:③;理由: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或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题型技法]图表类主观题图表类主观题一般由图形(表格)、文字材料、备注和设问等构成。1.对于“图表(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问题)”等图文解读类试题,要紧扣指定的图表(含注)或材料作答。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还要注意揭示其本质。2.对于“图表(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等关系揭示类试题,要注意不能仅仅揭示其表面关

6、系,还应该进行概括,上升到本质或制度的高度。3.不同图表获取信息的方法不同:(1)表格。一看表头。明确表格所反映的内容,把握表格信息的中心。二看表格。首先要了解表格所比较的项目及其差距,其次要把握不同项目各自的变化发展情况。三看注释。明确注释对表格信息的解释或者补充,加深对表格信息的理解。四找联系。在分析各个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差距或趋势)。(2)折线图。第一步,明确折线所代表的含义,找到折线的重要转折点(俗称拐点),将折线分为若干段。第二步,把握各段折线的特征(上升、下降、平移或上下震荡等;若

7、总体上升,则分析上升幅度的变化)。第三步,总体把握折线趋势,明确对象发展趋势。第四步,若有多条折线,则需要先对它们进行分段比较,再总体把握。(3)柱状图。第一步,根据图示搞清不同的柱状体所代表的项目。第二步,对相关项目进行有意义的比较,要比较柱状体之间的不同之处,特别注意较长或较短柱状体所代表的项目。第三步,有注释的,要将注释内容反映到答案中去。(4)饼状图。第一步,要搞清整个饼状图形表示什么。第二步,弄清饼状图形的各部分表示什么。第三步,比较分析,从对一个事物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例的变化的比较中,分析现象,揭示原因或问题

8、。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与措施(1)原因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③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能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