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教案3

《曹刿论战》 教案3

ID:36036667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曹刿论战》 教案3_第1页
《曹刿论战》 教案3_第2页
《曹刿论战》 教案3_第3页
《曹刿论战》 教案3_第4页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 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曹刿论战》教案【教学设想】1、把认识曹刿形象,理解战争取胜的原因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把对比的手法、赐予的古今义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2、教学中重视学生熟读、背诵的训练,培养学生“以读促悟,以悟促记”的良好学习习惯。3、课外搜集古今中外战争史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了解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认识人物形象。2、过程与方法:探究对话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在朗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曹刿“国家有难、匹夫有

2、责”的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方法】1、朗读法。在朗读中要注意字音的准确,节奏的合理,尽可能表现出人物的情态,并使语句流畅,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揣摩文章大意,进而要求熟读成诵。2、点拔法。本文突出了人物语言的描绘,而且写了战前准备,战时经过,战后总结三部分,事态发展清晰,文章脉络分明,学生在朗读之后,借助于比较完备的课下注释,可以粗通大意。【学法指导】知识归纳法: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语知识,诸如常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重点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现象,一词

3、多义现象,特殊的文言句式等。【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哪位同学能举出实例(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这些战役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弱军战胜强军的著名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

4、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2、解题:学生阅读注释(1)教师补充:《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候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曹刿论战》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王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孙

5、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孙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交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3、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加点字读音:曹刿(guì)又何间焉(jiān)鄙(bǐ)未孚(fú)长勺(sháo)弗(fú)未徧(biàn)辙(zhé)靡(mí)轼(shì)

6、公与之乘(chéng)彼竭(jié)我盈(yíng)4、学生参阅注释默读课文。要求:⑴读准字音,掌握节奏。⑵课文共三段,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明确:按着战前准备,战斗过程、战后总结的顺序组织材料。详写论战,略写战斗。5、学生参阅注释,教师点拔,疏通文意。6、文言知识归纳:⑴通假字: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通“遍”,遍及,普遍。)⑵一词多义:间:又何间焉:参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以:必以分:把何以战:依靠必以信:用必以情:按照可以一战:凭借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事公

7、与之乘:代词,代人故克之:代词,代齐军小大之狱:的公将鼓之:助词,无意义⑶词类活用:一鼓作气(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形容词作动词“赐福”“保佑”)古今异义:肉食者鄙(古义:鄙陋,指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而舍弃生命)小大之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可以一战(古义:两个词,译为:“可以凭借”;今义: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许可)⑷特殊句式:①省略句:(曹刿)乃入(朝)见(庄公)(省略

8、主语、宾语)民弗从(之)也(省略宾语)必以(之)分人,可以(之)一战(省略介宾结构的宾语)再(鼓)而(士气)衰,三(鼓)而(士气)竭(省略谓语,主语)②判断句:忠之属也。夫战,勇气也。夫大国,难测也。③倒装句:何以战(介词宾语前置,即“以何战”)战于长勺(状语后置,即“于长勺战”)7、揣摩探究:⑴你认为鲁庄公是一位怎样的国君?⑵简析曹刿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⑶你认为鲁国以弱胜强,凭借的是什么?8、教材拓展:结合中外古今战争史以少胜多的事例,谈谈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