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08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08

ID:36037666

大小:1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08_第1页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08_第2页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08_第3页
资源描述: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0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目标了解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申报》、商务印书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学习重难点A重点:近代通讯工具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的变迁B难点:社会习俗的变化学法指导独立完成预习任务,时间8-10分钟左右课前预习探究自学指导阅读教材内容,做好标记,清除障碍梳理课本知识点质疑问难:预习导航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了解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2、了解《申报》、商务印书馆3、了解社会习俗的变化课堂导学A交通、通讯的出现1、19世纪初,由西方传入我国的交通工具有、。2、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B文化生活的变迁1近

2、代以来,西方发明的和传入中国,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镜头。2、中文报纸的出现:最著名的是年在创办的。3、文化出版机构:年在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社会习俗的变化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民国政府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人与人之间行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称呼对方“先生”“君”。达标训练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便捷的手段是()A.写封书信B.拍有线电报C.发无线电报D.打长途电话2、锁定瞬间即逝的历史时刻依靠的是近代发明的()①电报②电影③电脑④照相A.①②

3、 B.③④C.②④D.①③3、在19世纪末的上海,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上海走在大众传媒的前列。当时上海的报纸是()A.《民报》B.《中外纪闻》C.《申报》D.《时务报》4、在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指()A.洋务运动B.鸦片战争C.辛亥革命D.新中国成立5、1932年,上海的一位女仆人给北京的男主人通话。下列通话符合该时期时代特点的是()①“大人”,你何时回来②“先生,你家小姐生病了”③“老

4、爷,北京的学生缠足的一定很多吧”④“先生,太太请您换一件中山装”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中国人()①乘火车探亲访友②坐轮船出国留学③陪朋友看电影④陪家人看电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图一的报纸创刊于哪一年?创办地点在哪里?它主要刊载什么内容?(2)图二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字是什么?在当时该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什么书籍?(3)今天你用的哪一种工具书是图二这一出版机构出版的?(举一例即可)课堂收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