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6.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教案新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6.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教案新苏科版

ID:36051551

大小:26.8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30

八年级生物上册6.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教案新苏科版_第1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6.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教案新苏科版_第2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6.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教案新苏科版_第3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6.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教案新苏科版_第4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6.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教案新苏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6.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教案新苏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目标:1知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知道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生理功能。3说出什么叫贫血、发炎。4知道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对三种血细胞的比较,培养学生对比归纳的分析能力。3通过学习三种血细胞的正常值,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实践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探索血液成分的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学习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

2、识,对学生进行每个健康公民都有献血义务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知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生理功能。教学难点:知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教学过程:一.新课的引入我们知道医生诊断某些疾病时往往要验血,人体失血过多时会危及生命,可见血液对我们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血液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它的成分是什么?输血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那么是不是只要给需要的人输血就一定救他的命呢?另外有些疾病如乙肝、爱滋病,它们可通过血液传播。可见血液与人体关系非常密切。二.新课讲授1、血液的组成(1)提问:有关血液的

3、知识,你们知道有哪些?血液有什么用?(2)探索血液的组成:血液由液体血浆和有形的血细胞构成,把血液加抗凝剂会看到分层现象,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血细胞。实验一:观察血液的组成步骤:1.在量筒内先加几滴5%的柠檬酸钠溶液2.取鸡血液10ml注入量筒,轻轻摇动几次3.静置观察(为什么要加柠檬酸钠?柠檬酸钠是一种抗凝剂,加入后可防止血液凝固)观察:1、血液是否分层?分几层?2.各层的颜色怎样?大致比例如何?记录:结合彩图四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组成比较位置颜色约占血液总量(%)反馈:学生回答实验现象。

4、实验二: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方法步骤:1.低倍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找到物象2.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细准焦螺旋调准焦距,直到物镜清晰为止观察与思考:1.看到几种类型细胞?(移动装片找)2.最多的是哪种细胞?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3.最大的是哪种细胞? 有无细胞核?4.最小的是哪种?反馈观察结果:学生回答实验现象。2.种血细胞的功能(1)探索红细胞的功能:①介绍红细胞呈现红色的原因: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红色。②血红蛋白有什么特性?红细胞有什么

5、功能?观察演示实验总结血红蛋白的特性。演示实验:取一只试管加有抗凝剂的血液,待血细胞沉淀后,倒去上层的血浆和部分血细胞,观察留在试管内的红细胞呈暗红色。然后将试管倾斜放置,十分钟后让学生观察:观察内容:斜面的红细胞与试管底部红细胞的颜色是否一样?思考:血红蛋白有什么特性?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此现象说明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或分离的条件与氧多少有关。斜面上的红细胞暴露在空气中,周围氧较多,即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形成鲜红的氧合血红蛋白,而底部的红细胞接触的空气少,血红蛋白尚未与氧结合,仍呈暗红色。得出结论:血

6、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根据血红蛋白的特性,总结红细胞有什么功能?(2)探索白细胞的功能当身体某一部分被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是如何到达感染处?伤口化脓时流出的脓液分别含有哪些成分?总结白细胞的功能: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指出:白细胞计数是临床化验的重要项目。因为人体受病菌感染时,血中的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感染处也聚集大量的白细胞。(3)血小板的功能生活现象:当不小心,把皮肤划破时,流出血液,不久又自然止血。提出问题:为什么皮肤出血

7、后会自然止血?(当血管受伤而流血时,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并经伤口粗糙表面的摩擦,即破裂而释放出一种物质——凝集素,使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是可溶的,纤维蛋白是不溶的,可交织成网,把血细胞网罗在内,形成血块而凝固。在血块之外,所遗留的澄清的液体,即是血清。)由此,同学们可得出血小板有什么作用?(结论:血小板有止血和促进凝血的作用。)教师讲述:由于血小板既能止血,又能凝血,所以正常人皮肤划破流血后不久就会自然止血,但有一种遗传病,叫血友病,患者的血小板很难破裂,不能释放出促血

8、液凝固的物质——凝集素,因此,血管遇上大的损伤,无法止血而死亡。成分百分比或每立方毫米含量细胞特征功 能血浆(55%)水 分91--92%淡黄色、半透明液体,除去纤维蛋白原,剩余的黄色透明的液体部分叫血清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蛋白质7%左右葡萄糖0.1%无机盐0.9%血细胞(45%)红细胞男500万左右两面凹的圆饼状,无核,直径7.7微米,含血红蛋白。运输氧和部分CO2女420万左右白细胞0.5--1万形态多样,比红细胞大,有核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10--30万个体最小,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