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双基突破专题08摩擦力精讲

高考物理双基突破专题08摩擦力精讲

ID:36064181

大小:227.7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03

高考物理双基突破专题08摩擦力精讲_第1页
高考物理双基突破专题08摩擦力精讲_第2页
高考物理双基突破专题08摩擦力精讲_第3页
高考物理双基突破专题08摩擦力精讲_第4页
高考物理双基突破专题08摩擦力精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双基突破专题08摩擦力精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八摩擦力(精讲)一、滑动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的定义与条件()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2)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接触面不光滑;②接触处有弹力;③两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1)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垂直,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2)区别:“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对运动方向”和“运动方向”①“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是指物体有相对于参考物体沿某个方向运动的倾向,而实际上不一定沿该方向运动,可理解为“如果物体不受静摩擦力作用时的

2、运动方向”。②“相对运动方向”通常是指物体相对于参考物体运动的方向,在研究摩擦力时此参考物体一般指摩擦力的施力物体。③“运动方向”通常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运动的方向。如用传送带匀速向上传送物体,若不受摩擦力物体将会沿传送带滑下,故物体有“沿传送带向下运动的趋势”,实际上并没有沿传送带向下运动,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是静止的,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斜向上的。如图所示,木块B在长木板A上运动,A在水平面上运动。若v1>v2,则B相对A向右运动,B受到方向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1作用,此时滑动摩擦力f1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若v1

3、力f2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3)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它可以是动力(和运动方向相同、做正功),也可以是阻力(和运动方向相反、做负功)。3.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公式法:F=μFN。【题1】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由于所受的水平力不同,A做匀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C做减速运动,那么,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应是A.FC>FA>FB B.FC

4、质,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有公式F=μFN,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公式Ff=μFN中的F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必然联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μ为动摩擦因数,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速度大小均无关。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2)状态法:若μ未知,可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其他受力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题2】如图所示,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匀速下

5、滑,则A.A、B间没有静摩擦力B.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θD.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答案】C 【题3】一块质量均匀分布的长方体木块按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方式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其中甲图中木块做匀速运动,乙图中木块做匀加速运动,丙图中木块侧立在水平面上做与甲图相同的运动。则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图中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A.Ff甲=Ff乙

6、止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对定义中关键词的理解:①“相对静止”有两层含义:一是两个物体都静止,二是两个物体都做方向相同、速度相同的运动。②“相对运动趋势”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与它接触的另一个物体有运动的可能,但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相对运动趋势既可由外力引起,也可由接触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引起,如图所示的箱子静置于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平板车上,显然箱子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当平板车匀速前进时,箱子与平板车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故无静摩擦力。当平板车加速、减速、转弯时,箱子相对于平

7、板车分别有向后、向前、向外的相对运动趋势。③“阻碍”:说明了静摩擦力的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既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作动力,也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作阻力。(2)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接触面不光滑;②接触处有弹力;③两物体相对静止(两物体间没有位置变化)但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只有以上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确定静摩擦力的存在。2.静摩擦力的方向(1)总是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垂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