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区域经济联系

1.4区域经济联系

ID:36067461

大小:2.54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5-04

1.4区域经济联系_第1页
1.4区域经济联系_第2页
1.4区域经济联系_第3页
1.4区域经济联系_第4页
1.4区域经济联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1.4区域经济联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1.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的成效与意义2.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3.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4.掌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措施、线路等新一代波音737尾翼,分别由我国上海、西安、沈阳三个飞机制造厂生产思考: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会不会影响到飞机的质量?区域经济联系阅读课本24页第一段和黄色阅读部分,思考下列问题:(自由回答,时间2分钟)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是什么?2、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它有哪些类型?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有哪些影响?含义:…………类型: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区域经

2、济一体化的特征:1)内向的保护性: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加强技术合作,实现经济互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2)外向的竞争性:某区域经济集团以整体优势与其他经济集团相抗衡,提高本地区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和政治地位。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经济全球化:要求:在世界范围内,需要确立规范经济行为的国际规则,逐步建立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影响:它给世界各国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也给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提出新的挑战。阅读课本24页第2段,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含义。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自由读:课本25页中间一段,在书上划出中西部地

3、区经济合作的具体表现。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3、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日益密切。4、东、西部地区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二、资源跨区域调配阅读课本25页最后两段,找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意义。原因:1我国能源与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2资源短缺现象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东西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南水北调阅读课本26页全部内容(包括图片),回答下列问题(要求:边看边记!)1、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2、南水北调的意义是什么?3、熟悉三条

4、调水线路。规划出“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意义: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并连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经隧洞穿越黄河至天津;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到烟台、威海。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继续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

5、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优点:水源充沛、工程量小、缺点:水质较差、逐级提水、请你思考:以上三条调水线路,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自由回答。优点:水质好,自流输水缺点:工程量大,移民量大线路全为隧洞,地质构造最复杂,施工环境困难,工程技术复杂,工程规模过大,可作为远景轮廓设想。线路东线中线西线调水源地长江下游江苏()附近加坝扩容后的()在长江上游()河、支流()和()河上游筑坝建库线路走向利用()河提水北送,连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然后分两路:一路向北,经隧道穿越黄河至();一路向东,经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至()

6、()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秦岭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继续北上,可基本上自流到()开凿穿过()山的输水隧道,调长江水入()扬州京杭大运河天津烟台威海丹江口水库京津通天雅砻江大渡巴颜喀拉黄河上游线路东线中线西线可调水量大较大较小源地水质差较好最好地形、地势的影响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可顺地势北流虽然地势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地形复杂,工程量大现有配套设施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较好,有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可利用差,可利用的设施极少阅读课本30页黄色阅读《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独立思考下列问题,自主回答:(2分

7、钟)1、南水北调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是什么?2、南水北调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3、针对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有利影响环境问题东线工程中线工程西线工程采取对策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基本相同。缓解用水短缺,保护生态环境(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求提供基本保障,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止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调水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移民问题;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国家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编制了全面的治污规划。规划中提出了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