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2

【历史】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2

ID:36074185

大小:5.21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04

【历史】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2_第1页
【历史】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2_第2页
【历史】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2_第3页
【历史】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2_第4页
【历史】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2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取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史记》“(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北南北南北西汉南朝宋代南方经济发展原因: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有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自然因素: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作物生长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民南迁,带来了先进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谜语三则:①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打一农作物)②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打一农作物

2、)③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打一农作物)水稻茶叶棉花《耕获图》“这是南宋人画在扇面上的一幅画,名为《农耕图》,又称《耕获图》。它展现了在地主的田庄中,几十个短衣赤膊的农民紧张而繁忙的劳动情景。”一、南方的农业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经济作物: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动脑筋:想想这种船有什么优点?说明了什么问题?二、手工业的兴旺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南方丝织业超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江南成为制瓷业中心;浙江哥窑冰裂纹瓷、景德镇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城

3、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清明上河图》《货郎图》城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贸易:贸易状况如何?临安明州泉州广州高丽、日本苏门答腊岛印度阿拉伯半岛东非货币:有了哪些变化?动脑筋: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有了什么新的发展?三、商业的繁荣城市:贸易:货币: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打破了唐以来的市坊制度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设立市舶司;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书》知史鉴今:您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1)要采

4、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2)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3)要重视科技进步。(4)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