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卷(题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卷(题卷)

ID:36081443

大小:5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5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卷(题卷)_第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卷(题卷)_第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卷(题卷)_第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卷(题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卷(题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井学校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语文试题(题卷)亲爱的同学们:又到展示你才能的时刻,别匆忙,别慌张,请你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握笔凝思,盘点半个学期来的收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测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题卷共4页,共30个小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组是()A.秕谷(bǐ)收敛(liǎn)盔甲(kuī)徘徊(huái)B.田垄(lǒng)召唤(zhào)磅礴(páng)怪诞(dàn)C.懊悔(ào)喧嚣(xiāo)迭起(dié)哺育(pǚ)D.澎湃(péng)阻碍(ài)重荷(hè)筹划(c

2、hóu)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紫滕丰饶土壤熊健B.耻辱懊诲蚱蜢赌抑C.征发屏障污秽默契D.标直魄势班斓亘古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青海、新疆,神秘的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指军人战死的战场。)B.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秘密。)C.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D.他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斗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

3、常常废寝忘食。B.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D.我们的值周班长,每天都要处理班上的事务,真是鞠躬尽瘁啊!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B.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C.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之才。6、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②画眉在树林边婉转的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

4、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③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④他潜心研究,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A.①拟人②比喻③反复④引用B.①比喻②拟人③反复④引用C.①比喻②反复③拟人④引用D.①比喻②对比③反复④比喻7、下列说法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写的一篇散文。C.《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D.《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第4页共4页8、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借

5、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C.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9、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B.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C.他就变得忧虑起来,晃动一下大腿,不时发出几声:“可是……可是……”D.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10、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因为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一切艺术都具有音乐因素。②音乐与建筑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③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但并不存在一

6、条不可逾越的鸿沟。④正如英国19世纪艺术理论家佩特所说的:“所有艺术通常渴望达到音乐的状态。”⑤二者一个是“听”的艺术,一个则是“看”的艺术。A.②⑤③①④B.②③⑤④①C.②⑤①④③D.④⑤②③①二、阅读(30分)(一)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回答11—14题。(每小题2分,共8分)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⑵“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⑶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

7、,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⑷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