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导学案--投掷

体育导学案--投掷

ID:36086583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5

体育导学案--投掷_第1页
体育导学案--投掷_第2页
体育导学案--投掷_第3页
资源描述:

《体育导学案--投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时间11.18执教陈少宇内容1、投掷2、单跳绳目的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锻炼和提高学生上肢素质,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培养投掷练习兴趣。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动作的准确性。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好习惯。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二次备课开始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3、准备活动:A、一分钟跳绳B、绳操组织:××××××××××××××××◎同上队列四列横队。1、教师语言要清晰。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3、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4、师生一同练习。1、学生站四列横队

2、。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3、注意力集中。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16分钟中基本部分一、投掷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跳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跳绳投掷的最远?××××××××××××××××1、教师讲解清楚活动的要求。用语言激励学生思考,用那种方法最好。2、教师巡回辅导,严控练习安全。1、分成4小组。2、到指定场地分组练习。3、练习过程中注意安全。56中2、小组交流××××××××××××××××教师组织学生交流。1、小组推选一人演示小组最有效的练习方法。2、其余的学生原地观摩15弱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二次备课基本部分3、模

3、仿练习分组依次模仿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分组依次模仿练习。69较强4、游戏:我最远××××××××××××××××1、一个小组,评出小组最远的学生。2、将小组最远者组织一起竞技,评出全班最远的学生。19弱结束部分一、放松;二、小结;三、下课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2、下课。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2、下课。15小场地设计器材:跳绳人手一根。场地:第一组投掷区投掷区投掷区投掷区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们在课堂中积极锻炼,主动训练,每人都掌握了2种以上的投掷方法,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运动量合适,课堂气氛活跃。不足点:事先没有深入了解学

4、生,对学情了解不够,课堂中要求学生自足思考和商量不同的投掷方法时,学生的思维没有展开,小组交流不积极,方法有许多雷同,这是要改进的地方,备学情。投掷教学反思:通过这节二年级的投掷体育教学实践活动,我不难发现低年级小学生有一种天性,就是爱玩好动,精神不易集中,而且不太喜欢听从教师的细心讲解,不太喜欢按照老师所规定的练习方式和要求去做,他们总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其实这就是小学生这个年龄段所特有的一个特性,他们对各种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因此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

5、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即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在11月份教学二年级投掷课时,我让学生通过投轻物、打活动目标、比赛与练习相结合、看谁投得远的反复练习,提高了同学们对投掷的积极兴趣,以直接兴趣为动力,情趣特点真实地决定了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效果。在课堂上,我还让学生用自制的投掷物进行练习,个个生龙活虎,尽情玩耍,学生们如此的兴奋出乎我的意料。在课后我深受启发,要是在体育课中,我们能多采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易的器材,自己创编些新游戏。我相信,课堂一定更加精彩。可是,我在上课时,发觉给低

6、年级的孩子们上体育课,应注意以下几点:1、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2、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

7、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投得准、掷得远、打活动目标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3、小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体格健全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

8、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