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友好往来》课件07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07

ID:36089624

大小:3.10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5-05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07_第1页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07_第2页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07_第3页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07_第4页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07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0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前小测1.吐蕃是今年哪一个少数民族的祖先?他们的首领被称为什么?7世纪前期,谁统一了青藏高原?2.唐朝与吐蕃是“和同为一家”的关系,请列举两例史实说明。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课程标准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1、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经商。2、唐政府允许外商在中国长期居住。3、海路陆路交通发达。4、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5、唐朝经济富庶、国力强大、文化昌盛。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原因有哪些?学习方式: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

2、响鉴真东渡时间:唐玄宗时期唐与日本的关系日本派谴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访问和学习1、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2、参考汉字,创造日本文字3、社会生活、风俗、饮食、服饰等方面保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影响: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六次东渡到达日本日本遣唐使日本遣唐使船模型图日本从公元8世纪起有了自己的文字。日语的文字有些是在参照中国汉字草书和楷书偏旁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日本文字ぁぃぅぇぉかァィェクコシ安以宇衣於加阿伊江久己之中国文字日本平城京平面图唐朝长安城平面图鉴真与弟子鉴真(688-763),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

3、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究。742年,日本学问僧拜访鉴真,代表天皇邀请他去日本传播佛教。鉴真欣然应允。鉴真六次东渡概况次数概况1遭诬告与海盗勾结,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2遇风暴,船被波涛击破,上岸。一个月后,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3东渡未能成行,因官府出面阻止4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5遭遇台风,在海上漂泊了14天,到了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6753年,鉴真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东渡成功鉴真造舟备粮准备首次东渡鉴真东渡遇大风浪舟破鉴真准备第六次东渡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为日本

4、著名古寺。由鉴真及其弟子设计、建造、完成。整个建筑深受中国盛唐建筑风格影响。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是扬州最著名的古刹。扬州大明寺内有鉴真纪念堂和鉴真坐像。公元763年,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葬于日本。在他逝世前,其弟子按其真容制作了鉴真干漆坐像。塑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至今供奉在唐招提寺开山堂内,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鉴真干漆坐像鉴真坐像回国“省亲”1980年4月,鉴真大师坐像在日本唐招提寺长老森本孝顺的护送下,先后在扬州、北京展出,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从鉴真六次东渡中,你们能得出什么启示?唐朝与新罗的

5、关系1、派遣使节和留学生2、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3、文化交往:新罗采用科举制选官、引入中国医学、天文、历算等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崔致远新罗末期人。字孤云,本籍庆州,868年,12岁,入唐留学。18岁,登宾贡科。曾为唐官吏,后入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做《讨黄巢檄》,据传黄巢读其檄文,惊而堕于椅下,一时名动天下。885年归国,官至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知瑞书监事。以时务策十余条上真圣女王,不见实行。为中央地方官吏10余年,终限于出身,无法实行其改革主张,又不满当时朝政,弃官隐居于伽耶山。罗亡丽兴,不知所

6、终。或云得道成仙。新罗留学生崔致远用汉文写的诗文集《桂苑笔耕》新罗留学生崔致远用汉文写的诗文集《桂苑笔耕》代表:玄奘西游时间:唐太宗时期影响: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唐朝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负笈图627年,从长安出发。628年,到达天竺西北部印度那烂陀寺遗址631年,玄奘来到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玄奘用5年时间精研佛学理论,取得优异成绩,成为那烂陀寺十大法师之一。请你结合课文导入语,讲述唐玄奘参加佛学辩论会的盛况。公元645年

7、,玄奘携600多部梵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玄奘取经回长安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去天竺取经,在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玄奘译经图玄奘回长安后,经过20余年的努力,专务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对佛教的传播作出杰出贡献。《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西行亲历地区和国家的见闻与概况,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大唐西域记》664年玄奘圆寂后葬于陕西长安县,后人修寺建塔以作纪念。唐肃宗题塔额“兴教”二字,故名兴教寺。兴教寺玄奘墓塔位于南京城东九华山公园的三藏塔,仿唐长安兴教寺玄奘墓塔建造。塔前

8、建一座3米高的唐朝玄奘法师的石像,而塔下埋藏有玄奘顶骨舍利。三藏塔与三藏像现藏于南京灵谷寺的玄奘顶骨舍利是世界佛教圣物之一。据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存世顶骨舍利共计有17块,现分布印度、斯里兰卡以及国内的台湾省、陕西等地。其中珍藏于南京灵谷寺内的共有2大块和几小块,是保留玄奘舍利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灵谷寺建成“玄奘法师纪念堂”专门供奉舍利。秘藏于灵谷寺多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