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

【同步练习】《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

ID:36090299

大小:310.0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05

【同步练习】《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_第1页
【同步练习】《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_第2页
【同步练习】《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_第3页
【同步练习】《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_第4页
【同步练习】《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选择题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个治世是(  )A.文景之治  B.武帝盛世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2.关于刘邦项羽反秦及楚汉之争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巨鹿之战刘邦打败秦军主力,项羽攻下咸阳B.楚汉之争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夺帝位的战争C.刘邦设鸿门宴招待项羽D.秦朝统治者向项羽投降,汉高祖在洛阳建立汉朝,时间202年3.汉初一位皇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这段话代表了汉初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是(  

2、)A.重农    B.重商    C.农商并重  D.发展手工业4.为减轻刑罚,在位时,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的皇帝是(  )A.秦二世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景帝5.汉阳陵南侧的明代石碑碑文,称赞汉景帝“克守先业,致治保民”。以下属于汉景帝“致治保民”的措施是(  )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A.焚书坑儒            B.派遣王昭君和亲C.减免田租赋役          D.派官员西行取经6.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他的建议是(  )A.以德化民  B.勤俭治国  C.无为而治  D.以农

3、为本7.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世人,出土文物的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工艺之精美,为研究西汉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由此可见()A.考古不仅证实历史,而且是历史的延伸B.考古工作仅限于寻找证据,以重现往昔的历史C.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D.如何证明史实,其实不是史学家的事,而是考古学家的任务8.《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改变这种现状,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穷兵黩武  C.增加赋税  D.“以德化民”9.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

4、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  ③注重农业的发展④重视“以德化民” ⑤推行儒学教育。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10.楚汉之争,刘邦取胜的主原因是(  )A.约法三章  B.实力雄厚  C.善于用人  D.赢得民心◆综合题问答题11.习近平指出:“实现民族振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汉朝的繁盛给我们实现民族振兴带来许多启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

5、1)汉文帝、汉景帝为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采取了哪些措施?历史上把他们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什么?(2)你认为汉武帝是怎样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实现大一统,使西汉进入到鼎盛时期的?材料题12.材料一: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材料二:杜甫的《忆昔》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留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两个盛世的描述?材料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

6、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2)请你从西汉和唐朝历史中,分别举出一位崇尚节俭、力戒奢侈的皇帝。(要求有具体皇帝和具体事例)(3)除统治者节俭外,我国古代“盛世”形成的原因还有哪些?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材料三:京师之钱累百巨万,

7、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史记》(1)材料一说明西汉初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2)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哪位皇帝? 他针对这种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3)材料二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汉景帝的做法。(4)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治世局面?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畅言教育14.有人把汉武帝统治时期称为“汉武盛世”,古今中外都有很多评说。解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