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面塑》课件02

《民间面塑》课件02

ID:36093823

大小:2.76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05

《民间面塑》课件02_第1页
《民间面塑》课件02_第2页
《民间面塑》课件02_第3页
《民间面塑》课件02_第4页
《民间面塑》课件02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间面塑》课件0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间面塑》课件你知道图中的叔叔在干什么吗?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场景?面塑简介面塑起源面塑功能人生礼仪风俗与面塑面塑选择面塑代表面塑制作能否食用你知道民间“面塑”艺术的起源吗?春节民俗民间面塑:源于先秦而成型于汉代的中国节日风俗,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积淀物。春节是人们对物候历法认识上的一个关键节日,所以对春节的祭祀活动显得尤其隆重,精美的面塑随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应运而生,并成为节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面塑功能春节民间面塑的主要功能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体现。春节的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

2、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晋南传说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作的。祖灵前一只面羊为牲祭之俗,以表虔诚之意。长辈送儿孙后辈“钱龙”意在引钱龙入府、招财进宝,……另有各种点彩的带花馍馍,便是酬宾待客访亲探友的讲究礼物。面塑选择晋北人家供神所用枣山是颇为讲究的,这是因为它是作为一种祭物而出现的。人们认为它有着某种超于自我的神秘力量,是人与神的交流桥梁。制作时把发好的面擀成大三角形,上面铺一层红枣,再将面做成盘云、盘龙、盘兔、如意纹样,间或点缀以连理、元宝、下山虎、上山鹿、瓜果之类,以五谷杂粮点睛镶鼻,蒸出锅来,绵颖憨实,洁白的面与深红的枣、五彩的

3、粮、豆形成色彩上整体的对比效果。大年初一迎神之时供于神位之前是说米面成山,表达一种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一些地方还要在旺火上燃点柏柴,烤食花馍,谓之避邪馍馍,保一年无灾无病,平安吉利。晋南面花中还有“五子登科”、“巧公巧母”、“万事如意”等造型。无论是枣山、饭山还是花糕,可说是在这一隆重的节日中,乡间的百姓们自己创作的一种心灵崇拜物,一种寄托心愿的方式。至于钱龙,则是一种类似于蟾的三足想象动物,表达民众一种向往富裕的思想。有些地方在腊月廿三祭灶时还要灶马灶鸡等作为供奉。这些供物既是供品又是崇拜物,实质上仍是食品,未了总要分而食之的。正是这些复合性功能使它成为一种最易普及

4、、最易传承的艺术形式。人生仪礼风俗与面塑面塑在人生仪礼中一般是以食的面目出现的,只是把它赋予了一种文化和宗教的意味,使其具有一种复合的价值,从而成为研究民间文化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资料。这是小宝宝满月时,由姥姥家捏制的面花。椭圆面圈上放置精美花卉和十二属相的面塑,即为“囫囵”,寓意孩子健康成长。寿桃形面花又称“喜馍”或“寿馍”,寓意老人健康长寿,是在老人寿辰时制作的。面塑代表一般风俗中的面塑忻州面塑绛州面塑一般风俗中的面塑民俗使生活充满了神秘和乐趣。大的如岁时仪礼的活动若比作人们生活的节奏高潮的话,一般的交往礼仪活动自然使每时每刻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面塑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5、。一般风俗中的面塑忻州面塑忻州面塑,是流传于这个地域内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品它深藏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成为当地的工艺品之一。忻州一带地域内,春节期内要敬神蒸供。春节前,把发好的面团,捏制成佛手、石榴、莲花、桃子、菊花、马蹄等各种形状的供物。通称之为“花馍”。忻州面塑绛州面塑面塑欣赏在我国的陕西、河北、山西等地,几乎人人都是制作礼馍、面花的高手,其尤是年长的奶奶,技艺更是高超。面人欣赏面塑制作面塑配方我这里有几个配方,好多年了,分别取自多处:1、面粉250g、糯米粉50g、食盐25g、防腐剂15g、甘油25g、开水300g所有原料放在盆中拌匀,将开水均匀浇烫。并不停搅拌把面

6、揉均,蒸45分钟至熟,揉匀放凉,保鲜膜包裹醒面最短一周,加色即可。这里要提醒面团必须醒到才可使用。2、面粉1斤糯米粉2两加水和好,煮好后一边和面一边加入盐半两,甘油适量再和面,放笨酚(要带橡皮手手套!有毒)。也可以用硼酸、水杨酸等,颜料用广告颜色。3、冬季和面的配方为:精面粉1500克、糯米粉1000克、精盐200克、防腐剂100克、香油250克。其制作手法为,将面粉、糯米粉、精盐、防腐剂放在盆中和匀,再徐徐倒入开水并用筷子搅拌,然后将面团反复揉搓,直至达到“三光”效果。面光、手光、盆光。用手将面团压成薄片,上笼蒸约45分钟取出来,迅速将面片与香油揉和均匀,再放入塑料

7、袋中,用毛巾裹好,放置24小时至面团静置后,即可用广告色进行调色用。制作面塑,和面是关键之一。制作面塑的和面与制作面点不同,前者需要考虑面团在可塑性、防腐性等方面的要求。在我国的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的捏”面人“的师傅,他们沿街叫卖,那些彩色的面人儿逐渐就成了专供欣赏的民间面塑工艺。”面人“的形象一般多是传统戏曲、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童卡通中的人物以及十二生肖和其他动物。面塑艺人们通过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造型技巧,用彩色的面团(有时还要用羊毛、羽毛、丝线、棉花等材料,来制作人物的胡须、头发、冠顶之类),顷刻之间,就把千姿百态的人物、动物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