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氯及其化合物

4.2 氯及其化合物

ID:36097525

大小:1.62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5-05

4.2 氯及其化合物_第1页
4.2 氯及其化合物_第2页
4.2 氯及其化合物_第3页
4.2 氯及其化合物_第4页
4.2 氯及其化合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4.2 氯及其化合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考试说明要求命题热点预测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1.氯气及其化合物,如氯水及漂白粉等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3.卤族的其他元素,如溴、碘的性质基础自主梳理典例解析方法考点能力突破基础知识梳理基础自主梳理典例解析方法考点能力突破基础知识梳理基础自主梳理典例解析方法考点能力突破基础知识梳理二、氯的重要化合物1.次氯酸(HClO)基础自主梳理典例解析方法考点能力突破基础知识梳理基础自主梳理典例解析方法考点能力突破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梳理考点研析突破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基础知识梳理考点研析突破考点能力突破典

2、例解析方法特别提醒(1)新制氯水与一般的还原剂(如SO2、I-、Fe2+等)反应时,参加反应主要是氯气,原因是新制氯水中氯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l2;但是漂白消毒时,参加反应的物质为HClO,因为HClO的氧化性更强;(2)新制氯水与碱性物质反应时,HCl先反应,HCl消耗完后,碱性物质再与HClO反应;(3)氯水久置失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HClO分解,使平衡:Cl2+H2O≒H++Cl-+HClO向右移动;漂白粉露置失效的原因是: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2HCl+O2↑基础知识梳理考点研析突破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基础知识

3、梳理考点研析突破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基础知识梳理考点研析突破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3·四川卷,3A)Cl2通入水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B.(2012·北京卷,10D)①湿润红纸条;②饱和氯水。预测①的现象:红纸条褪色C.(2012·北京卷,10B,改编)①酚酞溶液;②浓盐酸。预测①的现象:酚酞溶液变红D.(2012·江苏卷,6A)用如图装置除Cl2中含有的少量HCl解析:A:离子方程式应为:Cl2+H2OH++Cl-+HClO。B:饱和氯水中逸出Cl2,Cl2遇到湿润红纸条,生成HClO,使红纸

4、条褪色。C:浓盐酸有挥发性,但HCl不能使酚酞变色。D: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答案:B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2014·海南卷)CCl4可用于鉴别溴水和碘水。()(2)(2014·安徽卷)依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的酸的规律可知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3)(2014·江苏卷)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所以可用于漂白纸张。()(4)(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的原因是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5)(2014·山东卷)Cl2+2Br-=2Cl-+Br2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6)

5、(2014·重庆卷)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7)(2014·大纲卷)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解析:(1)通过萃取,观察溴和碘在CCl4中所显示的不同颜色,可以鉴别(2)次氯酸分解即可得到盐酸(3)漂白粉漂白纸张的原因是漂白粉可以转化为有漂白性的次氯酸(4)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的原因是漂白粉中的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受热分解(5)该反应中氯气作氧化剂被还原(6)Br2(g)和NO2均可将碘化钾氧化为碘单质(7)AgCl和AgI颜色不同。答案:(1)√(2)×(3)×(4)×(5)√(6)

6、×(7)√基础知识梳理考点研析突破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基础知识梳理考点研析突破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基础知识梳理考点研析突破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基础知识梳理考点研析突破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于下层的四氯化碳层呈橙色基础知识梳理考点研析突破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基础知识梳理考点研析突破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基础知识梳理考点研析突破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基础知识梳理考点研析突破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2.(2012·福建卷,节选)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__

7、___(填序号)。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B.加热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基础知识梳理考点研析突破考点能力突破典例解析方法(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的下列实验方案:甲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i)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进行乙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ii)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转移_____到______中。(iii)反应完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