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

1.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

ID:36102123

大小:2.15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5-05

1.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_第1页
1.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_第2页
1.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_第3页
1.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_第4页
1.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_第5页
资源描述:

《1.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变法失败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辛亥革命孙中山孙中山联合各地革命者,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年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性质:中国同盟会是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191

2、1年,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武昌起义这次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时间:1911年1912年在南京成立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了《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果实后来被窃取,袁世凯中国从此进入统治时期。北洋政府辛亥革命代表人物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辛亥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辛亥革命被称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历史剧变,为什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

3、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但当时过春节时百姓的门上依然贴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的春联。这说明了什么?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民主共和思想还没有深入人心。为改变国民性,1915年,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兴起了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年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

4、(德先生)(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陈独秀《新青年》《新青年》的创办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或口号)“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试做白话诗胡适创作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担任北大校长,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蔡元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

5、。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1915年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的过程: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爱国学生在北京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要求严惩卖国贼曹汝霖等人,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6月初,全国各地的工人、商人纷纷罢工、罢市,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迫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北洋政府最终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并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6、,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陈独秀和李大钊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建立了早期共产党组织,被称为“”。南陈北李中共“一大”: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中共一大的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要求党集中力量领

7、导工人运动。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二大”:19年7月在召开。1922上海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中共一大召开的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诞生的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会议确定了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创办黄埔军校领导北

8、伐战争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的目的为了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北伐战争的进程1926年,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在湖北的贺胜桥等地,击溃了军阀的主力,吴佩孚叶挺领导的以共产党为主的第四军独立团,作战勇猛,为第四军赢得了“”的称号。铁军1928年,东北保安司令张学良通电宣布服从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北伐战争关键词:1926年击溃了军阀吴佩孚的主力,叶挺第四军独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