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ID:36103828

大小:70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05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_第1页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_第2页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_第3页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_第4页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公里)俄国71291600英国32338514603法国1509160德国17540.21860年欧洲国家经济形势比较表思考: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水平落后,速度缓慢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01-1860年农民暴动频繁年份次数政治上: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暴动频发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帆船与汽船的较量“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

2、斗。”——恩格斯“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对手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恩格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俄国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1.农奴制改革的原因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充分暴露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一、俄国农奴制改革政治上: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打击沙皇的专制统治内忧:农奴制危机外患:(改革根本原因)(改革直接原因)2.目的:为了挽救危机,维护统治3.时间:1861年4.领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3、亚历山大二世5.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出钱来赎买。6.评价①性质:1861年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②作用: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③局限:1861年的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史料解读材料: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

4、农民”又指什么?(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请回答:农民暴动;农奴制改革挽救统治危机。二、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1)幕府统治的危机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②西方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2)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2、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内容)巩固新政权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大力发展

5、教育,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3、评价(进步性、局限性)(1).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日本历史历史上的重大转折(3).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4).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相同点?性质:方式:作用:局限性: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封建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根本原因俄:农奴制日:

6、幕府统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