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卞莉)

生本教育(卞莉)

ID:36110604

大小:1.31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06

生本教育(卞莉)_第1页
生本教育(卞莉)_第2页
生本教育(卞莉)_第3页
生本教育(卞莉)_第4页
生本教育(卞莉)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本教育(卞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库尔勒市实验中学卞莉激扬生命静待花开Page2生本教育新时代掀起的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我们为什么研究教育的改革,是为了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过得更有意义。生本教育的推广应用自1999年以来,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倡导的“生本教育”理论得到了众多学校的实践并推广,现已呈燎原之势:1999年广东省15所学校,到2008年已有100多所学校参与实验;2002年“生本教育”进入香港;2005年“生本教育”进入澳门;2008年“生本教育”北上北京、江苏、江西等地。如今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近200所中小学全面开花,实现“快乐、向上、素质、成绩”兼得的丰收。什么是生本教育?生

2、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核心理念“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而教师则退后,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这,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转变,更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生本教育的基本观生本教育的儿童观生本教育的教学观生本教育的教师观生本教育的评价观生本教育的德育观学生快乐、美好的学习生活是生

3、本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生本教育的儿童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

4、的学习。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生本教育的教学观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科任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不争”。到了学生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

5、终端考试成绩。生本教育的评价观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的、素朴的、无形的德育过程。生本教育的德育观走出生本教育的几大误区课堂上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实施“生本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一些好的传统教育方法(如启发式教学)。“生本教育”就等同于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范围内。生本教育就等同于课堂教学的放任自流。照搬套用其他学校的生本课堂

6、或奢望寻求一种固定模式。教育理应走向生本教育本该激扬生命持以上观点的教师,对生本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只见其表,不见其质,原因是:1、对生本教育中教师的“讲”,仅从表面理解为“讲话”的“讲”,即说了多少话。因而,有些教师在评议他人的教学是否“生本”时,凭一节课里任教者“讲话”的多少,去衡量这节课的优劣,这就形式化、简单化了。生本教育理念里教师的“讲”,更确切地说,应理解为“导”,是引导、诱导、导入、导出之意,没有多少之分,长短之别。教师是“牧者”,是导航灯,他的教学语言,是指导学生自主地在知识的原野上寻找营养丰富的水草,学生应用所学,避开悬崖、绝崖,安全到达目的

7、地;牵引学生在知识的海里觅取生命的养料,学生运用所知,闪开暗礁、险滩,驶入正确航道。为此,教师要时时留心学生学习动态,刻刻在意其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在学生最需要时,或暗示、启发,或传递有益信息,或扶一把、推一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理应走向生本教育本该激扬生命2、对生本教育里的“备课”,理解也不全面,带有片面性,主观性。讲得少,写得少,就认为备得少,这不符合逻辑性。生本教育理念十分重视“备课”这一环节。教师说得少,写得少,恰恰反映出教师“备”得广博,“备”得充分,“备”得全面,“备”得精要,才有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也反映出教师备课“

8、吃透”了两头。事实上,有那位教师不备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