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菊花(大班)

美丽的菊花(大班)

ID:36114585

大小:21.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6

美丽的菊花(大班)_第1页
美丽的菊花(大班)_第2页
美丽的菊花(大班)_第3页
美丽的菊花(大班)_第4页
美丽的菊花(大班)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丽的菊花(大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天,孩子们在散步时非常关注菊花,他们发现菊花有不同的色彩、花瓣、形态。于是,我们抓住这一兴趣点,及时生成了活动“美丽的菊花”。  目标:  1.感受菊花不同的色彩、形态,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  2.学习用表演、绘画等方式表现菊花。  3.养成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表演的能力。  准备:  1.幼儿日常观察周围事物在秋天的变  化。  2.各种各样的菊花若干盆,粉笔一支,音乐磁带《赶花会》,绘画材料。  过程:  一、谈话  1.秋天到了,幼儿园有哪些变化?  2.秋天,幼儿园里悄悄地发生了这么多变化,树叶黄了,石榴成熟了,菊花穿上了

2、漂亮的衣服。今天老师办了一个菊花展,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欣赏  1.放音乐《赶花会》,幼儿自由走动,赏菊。  2.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感知菊花的色彩与形态。  师:你觉得这些菊花怎么样?  幼:很漂亮。  师:什么地方很漂亮?  幼:颜色很漂亮。  幼:有黄色、紫色、红色、白色。  幼:花瓣也很漂亮。  幼:有的花瓣卷起来,像妈妈的卷发。  幼:有的花瓣像孔雀尾巴,长长的。  幼:有的花瓣像太阳的光芒。  师:(在黑板上画出花瓣)我们来画一画这些长长的、弯弯的花瓣。  师:这样的线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幼:让人觉得很舒服,很柔软

3、。  幼:像海带一样长长的,很流畅。  师:除了花瓣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幼:有的盛开,有的还是花苞。  (请幼儿表现花苞和花盛开的样子。)  师: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幼:有的朝上,有的朝下,有的朝左,有的朝右。  师:你想不想变成一朵可爱的菊花呢?  3.播放音乐《赶花会》,请幼儿找好朋友合作表现菊花的姿态。教师用语言提示:秋天到了,朵朵菊花盛开了,有的朝上,有的朝下,有的朝左,有的朝右,有的还是花苞,有的已经盛开了。在阳光下,它们快乐地舒展着花瓣。清风徐徐吹来,它们随着风儿轻轻摆动,像在尽情地舞蹈。这是一幅多么美丽

4、的图画呀!  师: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菊花,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幼:我觉得很快乐。  幼: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朵快乐的菊花。  三、绘画表现  1.到了冬天,菊花就会枯萎,请你们选择一朵最喜欢的菊花,把它画下来,留作纪念吧。  2.幼儿画菊花。      内容要少而精幼儿要主动参与  上海威海路幼儿园王秀梅  原方案活动形式多样,但各个环节与形式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有“拼盘”的痕迹。总体来看,我认为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广度有余,深度不足  原方案从谈菊花到表现菊花,采用了较为丰富的形式,但对大班幼儿来说缺乏挑战性。如第一环节

5、的谈话与欣赏仅仅停留在对菊花表面形态的描述上,虽然采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但并没有在幼儿原有认知水平上有所提升,也就很难促进幼儿进一步探索。  建议:变“多而浅”为“少而精”  整个活动的内容可以拆分为三次活动。第一次活动以谈话为主要形式。开菊花展,欣赏菊花,然后谈谈菊花。可以从菊花的表面特征延伸到菊花的品种、菊花的养护、菊花的功用甚至菊花的文化内涵等。第二次活动以音乐舞蹈表现为主要形式。根据相应的音乐进行舞蹈表现,可以表现菊花花苞、半开时、盛开时的不同姿态;也可根据不同的音乐进行情景性表演,如想象风和日丽时、绵绵细雨时、狂风骤雨时菊花

6、会有怎样的表现。第三次活动以绘画、手工等艺术表现为主要形式。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折纸、剪纸等,或者综合运用几种表现手法。  问题二:教师主宰,幼儿被动  从原方案中不难看出,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处于绝对的“导演”地位,主宰着整个活动进程。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被动参与,难免兴趣不高。教师带孩子们看花展,教师抛出问题让孩子回答,教师提示幼儿以舞蹈形式进行表现,教师请幼儿画菊花……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如第一环节中,教师说“今天老师办了一个菊花展,我们一起去看看。”可以看出,花展是由教师来办的,幼儿只是作为“参观者”来看花展,而不是主动参

7、与。  建议: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将花展改为由教师与幼儿共同举办。教师可事先请家长配合幼儿收集各种菊花,并让幼儿了解有关菊花的知识,如品种、花期、养护方法等。花展上,可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菊花。这样在谈话过程中就不会是“教师问幼儿答”这样单一的形式,而可以是幼儿相互问答,或幼儿问教师答,还可以进行有关菊花的知识小竞赛,从而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并作进一步探索。  丰富活动的内涵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杨余香  从原方案可以看出这是一项艺术活动,教师将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三个部分逐层推进

8、,可谓环节齐全,结构完整。但活动过程似乎还不是很完满,给人一种“点到为止”“不畅快”的感觉。  1.限于与“知识”的对话,缺少与“美”的对话  从《赶花会》后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教师似乎更多地在考察幼儿对各种菊花的颜色、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