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

ID:36115142

大小:7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6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昆明市女子中学(昆28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命卷人:陈赛梅本试卷共6页,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以及考号填写清楚。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主观题请用黑色碳素笔书写作答。一、积累运用(22分)1.请将下面的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

2、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诠(quán)释裨(bì)益憧(chōng)憬湍(tuān)急B.婵娟(chán)皎(jiǎo)洁徜(cháng)徉浩淼(miǎo)C.镌(juān)刻呐(nà)喊呜咽(yè)粗糙(zào)D.惆(chóu)怅自诩(xǔ)荟萃(cuì)跻(jī)身3.下面每个成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按要求改正。(2分)(1)微言耸听(2)前移默化(3)记忆尤新(4)五采缤纷(1)改为(2)改为(3)改为(4)改为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努力学习,使我们获得了成长。B、初中阶段,只要重视基础积累,才能

3、取得好成绩。C、认真听讲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必备条件。D、学校小卖部商品种类繁多,有巧克力、饮料、烧烤和零食。5.下列说法有误的是一项()(2分)A、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春》《秋》。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B、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C、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陈子昂,唐代文学家,作品有《陈子昂集》,《登幽州台歌》是他最有名的诗作。语文试卷第6页共6页D、《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这两则寓言,短小精练,文字浅显生动,寓意深刻。它们都

4、选自《吕氏春秋》。6.仿照所给例句,续写一句话,使其与前两句意思相近,句式相同。(2分)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7.默写题。(共10分,每空1分)(1)心中的风雨来了,。(冰心《母亲》)(2),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___。

5、(《杭州岳墓对联》)(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7)请写出含有“月”字的连续两句古诗(本学期学过的除外):,。二、诗歌赏析。(3分)8.阅读这首诗歌,完成下列题目。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凄清的特点。(1分)(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

6、落”字能不能换成“在”字,为什么?(2分)三、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文言文,完成9——14题。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7、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9.解释句子加点词的意思。(2分)(1)明察秋毫()(2)项为之强()(3)盖一癞蛤蟆也()(4)鞭数十()10.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又留蚊于素帐中于土墙凹凸处B、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语文试卷第6页共6页C、心之所向昂首观之D、拔山倒树而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11.翻译句子。(4分)(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2)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12.选文叙述了三件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请模仿下面的示例,写出后两件趣事。(2分)示例:第一件:观蚊如鹤之趣第二

8、件:之趣第三件:之趣1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两处)(2分)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14.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作者为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