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秋天教学案例

金色秋天教学案例

ID:36119723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金色秋天教学案例_第1页
金色秋天教学案例_第2页
金色秋天教学案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金色秋天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课题:唱歌《西风的话》、欣赏《金色的秋天》、《四季――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西风的话》。(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性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二)难点: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和协奏曲《四季――秋》的区别和不同感受。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磁带、钢琴等。四、教学方法讲解法、体验、欣赏

2、等。五、教学内容(一)歌曲《西风的话》1、黄自的这首儿童抒情歌曲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在青少年学生中广为传唱。歌曲表现了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和对光明的憧憬。2、G大调:四四拍;音域为d1――e2。3、歌曲为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规整的乐句采用了相同的节奏,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第一乐句以属音为基础,经过主和弦的分解,旋律的先扬后抑,奠定了全曲舒展、宽广的风格;第二乐句曲调的级进上行,渐强处理,与第一乐句形成对比;第三乐句在高音区展开,完成了全曲的转折,式全曲力度最强的乐句;结束句以下行的旋律结束于主音,作渐强渐慢的处理,表现了悠远、余味无

3、穷的意境。(二)协奏曲《四季――秋》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作曲,约作于1725年。《四季》是由“春夏秋冬”四首乐曲组成,每首乐曲均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乐章组成,巧妙地运用全奏与独奏的交替,一乎一应,绕有情趣。每个乐章前附有短诗,表现乐曲的意境。《秋》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四四拍。表现农民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面。合奏组所奏出的粗犷的舞曲(3334333│3334333│3234320∣)与独奏小提琴活跃快速的旋律、颤音交替出现。第二乐章独奏小提琴在乐队的衬托下奏出歌唱性的舒展旋律,描绘秋天的美景。第三乐章描写秋日狩猎的过程。乐队奏出附点音符为特

4、征的曲调表现猎人狩猎的情景。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采用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说出描绘秋景、对秋天的感受及与之间相关的主题词。如“金色”“收获”“红叶”“谷穗”“登高”“旷远”“赏荷”“狩猎”“载歌载舞”“凋零”“萧瑟”等。(二)新课1、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描写秋天的?2、介绍维瓦尔第与《四季――秋》。出示三个乐章的主题片段谱例并播放乐曲,请同学们伴随音乐朗读每个乐章前的附诗。启发学生讨论乐曲表现了哪些生活场景(如村民的舞蹈、酒宴、狩猎、枪声、犬吠、野兽的恐惧、奔逃、死亡等)。3、请同学们思考并举出其他描绘大自然和生活场景的音乐作品的例子,调动学生个人的音乐经验,引发其

5、对于音乐具有描绘性功能的认识和兴趣。4、介绍黄自和《西风的话》。教唱《西风的话》,教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这首抒情歌曲。5、设计提问:该曲寄予了作曲家对青少年怎样的殷切希望?该曲的音乐风格、节奏特点、力度记号的表情作用是怎样的?6、经过讨论总结,再次由表情的演唱,可分为男女声轮唱,着重要求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三)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演唱《西风的话》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学生积极有兴趣,反应积极,但是个别同学上课提不起精神。对音乐课不重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