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案例评析

阅读案例评析

ID:36120561

大小:23.6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6

阅读案例评析_第1页
阅读案例评析_第2页
阅读案例评析_第3页
阅读案例评析_第4页
阅读案例评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案例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教学案例评析今天,我就想带着老师们,跟着我一起走进几个真实的教学案例,我们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这些案例的背后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那么每一次参加这样的研讨的活动呢,我都会收到老师们这样的短信。大体意思是说:我自己所在的学校,那么条件很差,甚至连电脑都没有。有的老师说,我的学生来自偏僻的小地方,在课堂上启而不发。假如像你们这样的名师,你们遇上这样的学生,你们的课是不是还能够上得如此精彩。我经常会收到这样的老师们的短信。那我呢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一次我自己的亲身的经历。有一次我是和我的同事一起到乡下去支教,那天我们每个人要上一堂课,我上的刚好是二年级的一篇课文,叫做《纸船和风筝》。

2、大家知道这是人教版的一篇课文,在《纸船和风筝》里边有这样一句话,说: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那天呢,我带着学生读课文,读到这句的时候,我是有这样的一个设计啊,然后我在这个课文的这句话的下面呢,我说,你看老师也写了一句话: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飘到小熊的家门口。比比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啊。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哦,课文里边的这句话,多了个“漂呀漂”。我说对,那么,多了这三个字,没有这三个字,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呢,你读读看。结果你猜怎么样,在我那一个班里面,所有的孩子都是,他们没有人理我,然后我就想法设法启发他,然后最后小孩就是

3、总是要说的嘛,说,哦,多了漂呀漂,没有这个漂呀漂就不通顺了,我说不对,你读读看,纸船飘到小熊的家门口,谁说不通顺了?再读读。然后有小朋友说,没有漂呀漂就不知道漂在水里,还是漂天上了。我说你瞎说,你看看,这个“漂”字是什么旁啊,他是三点水旁,当然是漂在水里了,如果飘在空中,那是什么,“风”字旁,右边是个风字的。后来说了半天,终于有一个小孩说,我知道了,没有漂呀漂这句话,就不具体了。我说对呀,那你说说看,为什么不具体了。那我也不知道了。没有人可以说得出,最后呢,我就很尴尬,站在前面,我说这样,吴老师为你读一下这句话,你好好听听,那你听出了什么。于是我就读给他听:纸船漂呀漂,漂到了

4、小熊的家门口。再听:纸船漂到小熊的家门口。立刻就有学生举手,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上面一句漂的慢,我说想想看为什么会漂得这么慢呀,学生说,那那个小船,从那个山顶上,顺着小溪,漂下去,那要漂很远的距离呢,所以它漂得慢。我说对呀,还有可能会怎么样啊,学生说那个小溪它是弯弯曲曲的,那么小船漂到这样的地方的话,它有可能会翻掉,假如翻掉的话,那小熊就再也看不到纸船了。还有的小朋友说,我想啊,这纸船可能漂得特别辛苦。那么这么一来呢,课堂立刻就活跃起来了。小朋友呢,对这个漂呀漂它的意思,这个文字背后的意思也有了更多的感受,然后我告诉学生,我说你看,漂呀漂,就这么三个字,让你们产生了那么多的

5、联想,让我们读书了那么丰富的内容。这三个字用得好不好啊,小朋友说好。那好,你们边想象,边读一读书上的这句话,然后学生开始读,从那么的读声里面,从孩子们读这句话的表情里面,我看到啊。这学生在读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前是有画面的,他的语言,他的声音里面是带着情感的。那么一年级的小孩是非常有意思的,那么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呢,它后边还有类似的句子,句式差不多的。它有这么一句:说小熊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啊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我们刚读到这儿,然后有一个班上一个小男孩就马上举起手来说,老师我知道,这里飘呀飘用得特别好。我想我们小孩非常得可爱啊,如果每一节课你能够带着他,这样的积淀一

6、点语感的话,那么今天他知道了,“漂呀漂”用得特别好。那么明天他再读到小壁虎爬呀爬,他就会知道这三个字背后的意思。我想小学生的语感就是这么积淀起来的。那么回去之后呢,我就回想这一次的经历,我常常也想起了老师们短信当中问到的那个问题。我想啊,不要总说我们的学生不够好,我们一定要多问问自己够不够好。你想想,在什么样的手段都不管用的情况下,老师就用最简单的一个“读”,应该说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最基本的一个素质,就能够让你的教学山回路转,柳暗花明。让我们的学生听听,课文所要传递的信息,这使我想到了希腊神话传说当中的一个神的名字,这个神他叫赫尔墨斯。他是专门负责在人和上帝之间传递信息的。那么

7、上帝呢,听不懂人类的语言,他要想了解人类的想法,需要全凭这个赫尔墨斯在上帝那儿去解释。我想,我们语文老师是不是就是在课文和学生之间传递信息的那个赫尔墨斯?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读得懂,我想,语文老师自身的语文素质是最好的解释。这是我由这个案例当中得到的启发。也许很多老师呢都有过这样的一种经历,就是当你精心设计的一个教学亮点,正沿着你的期待直达目标的时候,课堂上忽然会节外生枝,使你陷入尴尬的境地。那么我在教去年的《树》这一片课文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去年的《树》这一片课文,大家都知道了,是小学四年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