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ID:36123396

大小:16.8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_第1页
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_第2页
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_第3页
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文章导读】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这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目标分类划分的,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

2、每前一目标都是后面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1)知识(识记):是对知识的回忆。其中包括对具体事物、普遍原理、方法、过程、模式、结构等方面的回忆。  (2)领会(理解):是最低层次的理解。它与完全理解并不是同意词,与完全掌握信息也不是一回事。领会是指对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理解。  (3)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概念的使用。这些抽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概括化的方法,也可能是专门性的原理、观念和理论。  (4)分析:是将交流的内容分解成几个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分清一个事物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系。  (5)

3、综合:是将所分解的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是对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和进行排列组合以构成一个比较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程。  (6)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也就是说,对材料和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定性的判断。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这六个层次是从学习过程的理解能力来划分的,它适应于任何一门学科,而且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双向细目表的突出特点在于:  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覆盖面;使考试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命题双向细目表不宜随意更改,只能随考试大纲的修订而修改。  制定了试题(卷)的质量标准。本人认为应

4、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命题的目的性命题前教师要确定好考试(考查)的目的、意图。  2、根据考核、考查的目的要求确定试题的难易度、梯度。一般的难易梯度为1:2:7。  3、认真分析教材,理清知识脉络,确定命题的重点和难点。  4、拟定试题的框架,题型的设置及每个试题的题量。  5、确定每个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情况。  6、根据命题的预设结合课本知识选配试题。  衡量考试的质量通常有四个重要的指标:即考试的效度、信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1)效度。考试的效度是指通过一次考试能确实地测量到它所欲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可用考试的内容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来表示。标准化考试要求效标关联

5、效度在0.45以上,考试才算有效。内容效度没有确切的数据指标,它是由测验编制者、使用者运用分析判断得出的结论。一般认为,内容效度应达到80%左右。 (2)信度。考试的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可用等值系数、稳定系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文章导读】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

6、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这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目标分类划分的,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每前一目标都是后面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1)知识(识记):是对知识的回忆。其中包括对具体事物、普遍原理、方法、过程、模式、结构等方面的回忆。  (2)领会(理解):是最低层次的理解。它与完全理解并不是同意词,与完全掌握信息也不是一回事。领会是指对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理解。  (3)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

7、抽象概念的使用。这些抽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概括化的方法,也可能是专门性的原理、观念和理论。  (4)分析:是将交流的内容分解成几个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分清一个事物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系。  (5)综合:是将所分解的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是对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和进行排列组合以构成一个比较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程。  (6)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也就是说,对材料和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定性的判断。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这六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