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ID:36128082

大小:1.18 MB

页数:87页

时间:2019-05-06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_第1页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_第2页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_第3页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_第4页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第一节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时间:远古时期至17世纪初(学前教育思想的孕育期)◆主要特征:学前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种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著作中,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一)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师从苏格拉底,创建了阿加德米学园,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最早论述学前儿童教育问题的学者。◇代表作:《理想国》◇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重视优生优育和儿童公育2.主张儿童“智德统一”3.构建了丰富的学前教育内容4.“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二)亚里士多德

2、(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师从柏拉图,自己创办了吕克昂学院,被誉为“人类的导师”。◇代表作:学前教育观点主要体现在《政治学》和《论理学》等著作中。◇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重视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度增长2.通过游戏进行适宜的身体锻炼,保护幼儿的健康3.重视习惯培养,避免不良环境的影响(三)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约35~95年)古罗马著名的雄辩家、教育家,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法学者,被誉为西方教学论的奠基人。◇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专门以教育为题材的教育学著作)◇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主张及早教育2.

3、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首次阐释了双语教育问题。3.对教师提出高要求,包括热爱儿童、善于观察和了解儿童;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恰当运用奖惩、禁用体罚等。二、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时间:17世纪初到19世纪末◆主要特征:教育著作开始系统阐述学前教育思想,使学前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一)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17世纪捷克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在波兰、英国、匈牙利和瑞典进行教育改革,其教育思想对这些国家的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作:《大教学论》(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

4、被看作是系统教育理论产生的标志)《世界图解》(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被誉为“儿童插图书的始祖”)《母育学校》(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幼年儿童要求优良教育极为迫切,缺它的话,他们将迷失方向”。→“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2.家庭就是“母育学校”:(1)学前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即父母应培养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通过感觉器官的训练和发展使儿童获得有关自然界、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认识,为上小学做好准备。判断儿童是否适宜进入公共学校的标准包括:→儿童是否获得了在母育学校应学会的东西

5、;→他对问题是否有主意和辨别、判断的能力;→他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要求和愿望。(2)学前教育的内容,包含胎教、体育、智育、德育四个方面。胎教:如母亲孕期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等;体育:如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智育:建立了包含自然、光学、天文学等13种学习内容的教学大纲;德育: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和良好的生活习惯。(3)重视游戏的作用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二)洛克(J.Locke,1632~1704)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代表作:《教育漫话》◇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学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基

6、于“白板说”的理念,认为幼儿的心灵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因而重视学前教育)2.教育内容包括:体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体育问题的教育家)。德育——绅士教育的核心,以说理教育、榜样教育、实际练习、奖励与惩罚为主要方法。智育——包括阅读、写字、图画、速记、法文、历史、地理等,主张儿童自己学习,寓学于游戏中。(三)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把文艺复兴以来重视儿童的思想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主要教育代表作:《爱弥儿》(集中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

7、.教育目的:让儿童“回归自然”2.根据儿童自身发展特点,将儿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婴儿期(0-2岁):以身体养护和锻炼为主(2)儿童期(2-12岁):“理性的睡眠时期”——以感官教育为主(3)少年期(12-15岁):主要进行知识学习与劳动教育(4)青年期(15-20岁):以道德教育为主(四)裴斯泰洛齐(JohanHeinrichPestalozzi,1746-1827)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一生致力于贫民教育。◇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