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zengmin

八声甘州zengmin

ID:36130152

大小:2.49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5-06

八声甘州zengmin_第1页
八声甘州zengmin_第2页
八声甘州zengmin_第3页
八声甘州zengmin_第4页
八声甘州zengmin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声甘州zengmin》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声甘州柳永澄迈中学语文组曾敏柳永,名三变,字耆卿。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柳永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知人论世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

2、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首牢骚词不胫而走,宋仁宗读后有些不高兴。柳永在京城又挨了几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圈点放榜时,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词,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以写词为生,生活潦倒,最后死于润州。(诗人不幸诗家幸,也许正是仕途的无望,漂泊的艰辛给了柳永创作的灵感吧。)柳永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他才华横溢,创造了慢词,扩大了词的功能和内容,他的词分三

3、类:一是写都市生活的繁华,二是写男女爱情的苦痛,三是写羁旅行役的悲伤。慢词:词从乐曲性质分,词调有令、引、慢、等,舒缓的乐曲叫“慢词”依慢词填的词叫慢词。有的词调名下加慢“慢”字,如《木兰花慢》是由小令演化成的慢词。柳永是慢词的奠基人,他开创了词的新局面,宋以前的词,主要是小令,柳永依慢词填词后,慢词才得发展。词人不幸诗家幸:“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七的“粉丝”柳七的粉丝“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众歌伎风光葬柳七整体感知1.表明全词感情基调的是哪个

4、字?明确:正恁凝愁词人因何而愁?1.羁旅悲秋2.思乡怀人这首词是如何写愁的?(怎样体现愁的)赏析上片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凉)。(1)为我们交代了哪些内容?时间、地点、天气、人物(2)..描写了哪些意象?暮雨、江天、秋(3).这些意象的组合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凄冷旷远﹑阴冷﹑凄寒和寂寥有人说“一番洗清秋”中“洗”用得非常好。你同不同意?为什么?“洗”有冲刷的意思。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萧瑟的秋天,经雨水的“洗”,就更加空旷洁净,清朗寒冷,突出了雨的

5、大,照应“潇潇暮雨”,让人产生凄凉之感,为后文的抒情做好铺垫。。2.“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这一句进一步烘托凄凉、萧索的气氛,连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赞叹“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所谓“不减唐人高处”,主要是指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悲壮阔大;凄冷的寒风和着潇潇暮雨紧相吹来,关山江河都冷落了,残日的余辉映照着作者所在的高楼,所写的每一个景色里,都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感情。这三句由“渐”字领起。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身上的感觉如此,眼前看到的

6、也是一片凄凉。“关河”星是冷落的,词人所在地也被残阳笼罩,同样是冷落的,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勾勒出深秋雨后的一幅悲凉图景,也渗透进了天涯游客的伤感愁思3.“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1).红和翠指什么?红:花,翠:叶,化用李商隐的“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红率翠减,还是衰败的景象。2.长江在我们的心里应该是什么样的?波澜壮阔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月涌大江流,词人眼中的长江却是无语东流,无语:无声或无情,长江

7、水是如此无情,并不理解游子的愁思,依旧向东流。寄托了韶华易逝的感慨。总结上片上片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从高到低,由远及近,层层铺叙,把大自然的浓郁悲凉秋气与内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赏析下片“不忍登高临远”词人本来是在登高临远,为什么又说不忍呢?1.登高临远是为了看看故乡,故乡太远是望而不见,看到的则更是引起相思的凄凉景物,自然使人更加忧愁感伤。2。登高临远会触发自己的归思,而且这种归思之情会一发不可收拾。2.“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这两句向自己发问,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和有家难归的深切的悲哀。结合词

8、人的经历,你觉得词人为什么会苦苦淹留在异乡呢?这个原因词人自己当然明白,他在另外一首词〔戚氏〕中就说出了:“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念利名、憔悴长萦绊。”从前的读书人,在没有取得功名之前,要上京应考;在已经取得功名之后,当上了官,也要在他乡任职。长期考不取,就或者是在京城住下来,准备下届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