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

2016年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

ID:36137500

大小:2.95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5-06

2016年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_第1页
2016年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_第2页
2016年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_第3页
2016年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_第4页
2016年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上海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古希腊人所称的“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下图中()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代两河流域的发源地,因此选择的就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间的部分,图中只有②位于两条河之间,其余都是与湖泊海有关,因此排除其他选项,选择B选项。【考点定位】古代东方·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2.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以下考古发现中,最有力的证据是()A.石制农具B.青铜礼器C.

2、宫殿遗址D.家畜遗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考古的理解。要证明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城,就要直接证明宫殿的存在,因此宫殿遗址是最有力的证据。其他的都不足以证明是都城,只能说明是史前文明。因此选择C选项。【考点定位】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二里头遗址名师解读,权威剖析,独家奉献,打造不一样的高考!243.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答案】C[来源:学科网]【考点定位】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青铜时代4.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

3、,建立周朝。这一年处在()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D.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商周时期的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材料给出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按照公元纪年法来看,它发生在公元十一世纪,46年比50小,但因为是公元前,所以是下半叶。因此选择D选项。【考点定位】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西周的建立5.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名师解读,权威剖析,独家奉献,打造不一样的高考!24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②

4、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③农民起义频繁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对于历史事件的原因往往都是由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这几个方面来决定。材料中已经给出政治和思想上的影响,所以选择经济的原因和社会方面的原因。①是经济原因;④是社会政治方面的原因,因此选择D选项。【考点定位】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社会大变革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D.

5、行省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关键是明白它讲述的内容。前一句主要是论述“封建”,也就是分封制。与分封制相对应的就是封建社会的郡县制,因此空白处最恰当的就是郡县之制,因此选择B选项。【考点定位】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7.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A.进步史观B.天命史观C.循环史观D.英雄史观名师解读,权威剖析,独家奉献,打造不一样的高考!2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韩非对于三个历史阶段进行了评述,

6、认为上古讲求道德,中世讲求智慧,现实讲求气力。这种观点表现出人们对历史认知的发展,也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反应。因此选择进步史观。【考点定位】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百家争鸣8.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A.孔孟思想B.黄老学说C.两汉经学D.宋明理学【答案】D【考点定位】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宋明理学·程朱理学9.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

7、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答案】A名师解读,权威剖析,独家奉献,打造不一样的高考!24【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我们来看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3-14世纪。这段期间中国处于宋元时期,13世纪末给出了马可·波罗的经历,说明这件事情发生在这之前。材料中出现了造纸、印刷术、指南针,说明和四大发明有关,因此选择与火药有关的,而且与时间相符合。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定位】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辉煌的科学技术·火药武器的发明、使用及其影响10.中世纪后期位于

8、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这个国家是()A.西罗马帝国B.法兰克王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中世纪后期,当时基本上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