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案1

《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案1

ID:36138296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案1_第1页
《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案1_第2页
《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案1_第3页
《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领会“观察”、“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2、说出观察与实验常用的器材。3、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4、说出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能力目标1、尝试观察和学做实验,尝试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2、体验实验的一般规程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展实验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羁绊过程,逐步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实验与创新的精神,注意以爱护小动物为原则来设计有关探究性实验。教学重点1、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教学难点使用显微镜的

2、正确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学习过程一、学习观察与实验环节1:导入: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提出疑问:请同学们思考:科学家是怎么样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也就是说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什么呢?设计意图:回忆旧知识,联系新知识,寻找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让学生思考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什么?环节2:让学生自己读有关亚里士多德的故事,并从这个书中提供的故事中总结出亚里士多德揭示蚂蚁的秘密用了什么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环节一中得到生物学的研究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难度,那么通过亚里士多德的这个小资料,学生可以直观的获得科学家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生物。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

3、。环节3:尝试观察给学生简单准备一些叶片,让学生观察叶片,再总结怎么样观察的以及观察中注意哪些情况,教师再总结。观察是一种重要的探究技能,运用观察需要注意什么呢?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教师再总结:进行观察时,首先眼根据观察的目的,仔细看看观察的对象具有什么特征和特性,再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和特性对观察对象作出分析、判断。有时候,观察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观察,然后总结观察的规律,这样实际动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环节4:学做实验实验可以给研究者提供现象,数据等资料,是检验科学探究假设,形成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如实地,及时的将观察到的现象和

4、数据记录下来,以便以后进行分析。那么实验时需要一些实验器材(提前准备好的),如试管,解剖盘,培养皿,烧杯,滴管,酒精灯,吸水纸,纱布,放大镜。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实验器材,让学生直观的接受实验。注意:给学生提供实验中必须注意的安全问题。二、学习使用显微镜环节5:了解显微镜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它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或者生物体中的微小结构。显微镜的各个部件名称和作用: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

5、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小,可以使物象更清晰设计意图:了解显微镜的构成,以便于使用显微镜。环节6:显微镜的操作步骤(1)取镜和安放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偏左的位置。(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然后,将遮光器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用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并转动反光镜。直到目镜内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做视野。(3)放置切片标本取一片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被观察的标本正对通光孔。切片的两端用压片夹压住,然后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前端接近切片为止。(4)观察用眼睛注视目镜内,反向转动粗准焦

6、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物象清楚为止,如果不够清楚,可以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5)收镜实验完毕,将切片从载物台上取下收好,用纱布将显微镜的外部擦干净,将压片夹转向后方,放光镜转到垂直方向。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下降,然后按照取镜时的拿法,将显微镜放进镜箱,送回原处。设计意图:正确使用显微镜。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环节7: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学探究的(巴斯德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敞口的瓶里装有煮沸的肉汤,在空气中放置久了会变质,原来是肉汤中出现了细菌。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的?2、作出假设:可能是肉汤自动生出细菌,也可能是

7、细菌从空气中跑到肉汤里去了。3、制订计划:将肉汤分为两组,一组能够接触到细菌,另一组接触不到细菌。把肉汤分别装入两个圆底烧瓶中,将其中一个烧瓶的瓶底用高温拉制成弯曲的鹅颈状。4、实施计划把两个烧瓶中的肉汤加热煮沸,静置数天,鹅颈烧瓶内的肉汤较长时间内不变质,另一个烧瓶中的肉体很快变质。5、得出结论细菌从空气中进入到肉汤里,使肉汤变质。学生讨论:1、科学家探究肉汤变质的过程包括那几个步骤?2、为什么要将放进烧瓶的肉汤煮沸?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3、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