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07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07

ID:36139854

大小:5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07_第1页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07_第2页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07_第3页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0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课题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1、掌握“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发展。掌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通过介绍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及崇高的品德,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更加坚定为报效祖国而奋力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弹一星”、袁隆平和杂交水稻。难点:如何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准确简练地讲述科技知识。教学方法与手段:阅读、思考、讲解、讨论、分析教学过程

2、: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进行默写默写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一、“两弹一星”1谁来介绍什么是“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教师讲解:“两弹一星”现在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但是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例如,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就是因为他主持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 2原子弹是怎样研制出来的?(以邓稼先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挑选了20多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协力攀登科学高峰。他们在缺乏资料

3、的“真空”状态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罗布泊的戈壁沙滩上空点燃神奇之火,生成原子弹爆炸特有的“蘑菇云”。  3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掌握所学知识内容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4课本介绍了另一为杰出的科学家是谁?(袁隆平)  教师过渡:新中国的科技研究不但在强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在解决民生方面也有重大突破。袁隆平就是一位成功解决中

4、国众多人口温饱问题的科学家。二、籼型杂交水稻·指导学生观看课本88页插图,体会袁隆平坚持田间劳作的精神。组织讨论: 1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他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惠及全世界,能够多养活许多人口。) 2我们应该学习邓稼先、袁隆平哪些优秀品质?(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增强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充满信心地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教师组织学生提高探究学习的层次: 3结合课本88页“练一练”,帮助学生理解邓

5、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  (A.原子弹爆炸成功;B.地球人造卫星发射成功;C.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教师指出:新中国不但在强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在解决民生方面也有重大突破。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打造出眼前这一派国泰民安的大好景象和将来中华崛起的锦绣前程。  4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A.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制,有效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B.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许多毅然归国的海外华裔科学家们热情投入、无私奉献。C.1978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掌握所学知识

6、内容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布置作业背诵所学内容加强巩固学生本堂所学授后小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培育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归纳、综合知识的能力。授课日期:月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