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教学案例

《两种电荷》教学案例

ID:36141136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6

《两种电荷》教学案例_第1页
《两种电荷》教学案例_第2页
《两种电荷》教学案例_第3页
《两种电荷》教学案例_第4页
《两种电荷》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种电荷》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两种电荷》教学案例黔西四中:马娟设计思想: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问题的解决,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再进行探究。具体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方案、交流演示、归纳总结、实际应用。学情分析:本节是学生初步接触电学知识的第一节,主要任务是既要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同时还要激起同学们学习电学的兴趣。学生对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多数是基于从前课程的零碎认识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初中生正处于心智的迅速成长阶段,对新知识、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电既熟悉又陌生、既好奇又有一定的胆怯,而且他们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

2、辑思维过渡,思维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因此需要创设情境,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设计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中学习。本节采用讲练结合、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通过活动的层层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及其结构,初步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了解导体与绝缘体。教学重点: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教学难点: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教学用具:

3、橡胶棒、玻璃棒、丝绸、验电器、水、矿泉水瓶、梳子教学程序: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一、学生预习,教师出示课堂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及其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了解导体与绝缘体。(出示课堂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带着目的和任务学习,以免产生盲目性。)二、引入新课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

4、,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用生活实例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师生探究1.摩擦起电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老师利用矿泉水瓶在底部扎一小孔形成水流,先让梳子靠近水流观察现象,然后在头发上摩擦几下梳子再靠近水流观察现象。你看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观察:水流方向发生了变化)师:摩擦以后梳子能吸引水流?因为摩擦起电,梳子带了电荷,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学生实验:先用塑料尺、塑料梳子、圆珠笔、橡胶棒

5、等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然后塑料尺、塑料梳子、圆珠笔和头发、玻璃棒和丝绸布、橡胶棒和毛皮摩擦后,再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学生回答:摩擦后的梳子等能吸引小纸屑)引导归纳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摩擦起电。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讨论后举例)①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②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③经常使用的电风扇,扇叶表面往往会带上一些灰尘;(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电荷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摩擦起电,对摩擦起电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

6、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进一步认识摩擦起电现象。)2.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师:我们已经知道用摩擦的方法使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带电的物体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呢?(1)演示实验:①用丝绸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将一根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玻璃棒靠近。②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你看到什么现象?此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知,注重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增强感性

7、认识。)师:(1)自然界中只有2种电荷。用绸布摩擦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可用“+”表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负电荷,可用“—”表示。(2)根据刚才的实验,同学们说说2种电荷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呢?(学生回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练习:有三个带电体,若A排斥B,B吸引C,如果A带负电,则B带什么电,C带什么电?(通过练习,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解决疑惑,加强理解和掌握。)(3)师: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4)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A、检验

8、方法:检验时,把物体与金属板接触,如果物体带电,就有一部分电荷传到两片金箔上,金属箔由于带了同种电荷,彼此排斥而张开,所带的电荷越多,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