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习题】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ID:36144276

大小:65.0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习题】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_第1页
【习题】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_第2页
【习题】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_第3页
资源描述:

《【习题】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选择题: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中国历史进入到()时期A.春秋B.战国C.西周D.东周2.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具体表现有()①分封制逐渐瓦解②周王室直接管辖仅在洛邑③诸侯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④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下列诸侯国中没能称霸的是()A.齐国B.鲁国C.楚国D.吴国4.下列关于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说法,有误的是()A.春秋后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2、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手工业规模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都有发展。C.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商业成为国家经济中最重要的行业部门。D.商业活动中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5.春秋是一个英雄辈出、群雄逐鹿、诸侯争霸的时代。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A.春秋时期一般指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B.晋文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C.春秋时期,中原的华夏族在同周边少数民族的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民族交融D.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湖北境内6.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先后灭

3、了三十余国,成为东方大国。楚先后灭四十余国,成为南方大国。晋先后灭掉二十余国,征服四十余国,成为中原大国。秦并十余国,成为西方大国。题干中划线处应填()A.齐B.鲁C.宋D.吴7.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召”周襄王参加“温之会”。按照周礼,应该由诸侯到京师去朝见周王,晋文公却以诸侯的身份召周王前来相见。这说明()A.分封制已经瓦解B.晋文公已经成为“天下共主”C.周王室衰微D.周襄王地位低下8.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下列成语与春秋争霸无关的是()A.退避三舍B.纸上谈兵C.一鸣惊人

4、D.卧薪尝胆9.历史课上大家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展开讨论,下列说法中不妥的是()A.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许多灾难B.争霸战争使国家动荡不已,完全不利于国家统一C.华夏族和各族频繁接触,有利于民族融合D.争霸战争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10.右图是“山东临淄春秋殉马坑”,坑中全部殉马600多匹,实际出土334匹。根据此图,我们可以推断出()A.殉马坑在楚国境内B.殉马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秦国的国立强盛D.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齐国的国力强盛二、非选择题: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

5、都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下列历史故事中形成那些著名成语?①齐桓公称霸——()②城濮之战——()③楚庄王争霸——()④吴越争霸——()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文》材料三: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后来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列举三个即可)(2)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所学,分析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3)根据材料三结合

6、所学,谈谈你对春秋时期战争的认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B4.C5.B(解析: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称霸天下。故选B)6.A(解析:考察春秋时期主要诸侯国的方位。位于东方的大国是齐国。故选A)7.C(解析:考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表现。此题反映出春秋时期礼乐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听命于周王。故选C。分封制逐渐瓦解,并非“已经”,不选A。就此事件也并不能表明晋文公已经成为天下共主,不选B。周襄王地位低下,说法不妥,不选D。)8.B(解析:成语“纸上谈兵”来源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退避三舍与晋文公有关;一

7、鸣惊人与楚庄王有关;卧薪尝胆与越王勾践有关。)9.B(解析:通过春秋争霸战争,弱小的国家被灭掉,出现了几个疆域较大的国家,使得诸侯国数量减少,国家走向局部统一,并不是完全不利于。)10.D(解析:殉马坑位于山东临淄,在齐国境内,故不选A,同理不选C。殉马坑是春秋时期的,距今已经两千多年,故不选B。通过殉马坑中殉马的数量可以看出齐国当时的强盛。)二.非选择题:1.①一剑之仇、尊王攘夷;②退避三舍;③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问鼎中原;④卧薪尝胆;2.(1)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越

8、王(2)任用管仲为相,采纳管仲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得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3)春秋时期,诸侯相互征伐,不听命于周王,是违背周礼的不义之战,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通过战争,华夏族和各族频繁接触,有利于民族融合;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也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