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同步练习3

《蜀道难》同步练习3

ID:36146846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6

《蜀道难》同步练习3_第1页
《蜀道难》同步练习3_第2页
《蜀道难》同步练习3_第3页
《蜀道难》同步练习3_第4页
《蜀道难》同步练习3_第5页
资源描述:

《《蜀道难》同步练习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蜀道难》同步练习【素能综合检测】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ú)     石栈(zhàn)边塞(sài)    长吁短叹(xū)B.猿猱(náo)    扪参(shēn)喧豗(huī)    嗟来之食(jiē)C.巉岩(chán)   吮吸(yǔn) 砯崖(pīnɡ)   峥嵘岁月(zhēnɡ)D.凋零(diāo)   湍急(tuān) 崔嵬(wéi)    多难兴邦(nàn)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危:高B.开国何茫然茫然:指时间久远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

2、坐着D.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越过、渡过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使人听此凋朱颜B.猿猱欲度愁攀援C.砯崖转石万壑雷D.舞幽壑之潜蛟4.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奚以知其然也C.但见悲鸟号古木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5.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B.“又闻子规啼夜月”,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C.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3、。D.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6.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B.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像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诗人情感的气质。C.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其余是散文化的杂言,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了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D.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是

4、因为李白在这首诗中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7.名句填空。(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仿照下面的句子,另选两位名人,写一段文字。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他人生价值的宣言,也是他作为一位天才诗人高度自信达观

5、豪放的写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把下面的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唐诗难道不正是表达了中国青少年的梦么?唐诗是早晨,是少年,不是下午茶。_________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长途跋涉风尘仆仆中有做梦的机会,历尽坎坷风霜满面仍有少年精神,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①早晨是不提问题的,不分析的,不反省的②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的③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④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沉思的,分析性的,要不停想问题的10.诗篇前四句写诗人面对

6、美酒珍肴,却表现出反常的举动,“停”“投”“拔”“顾”这四个连续动作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

7、使人愁。【注】①一水:亦作“二水”。12.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解析】选C。“吮”应读shǔn。2.【解析】选C。坐:徒,空。3.【解析】选B。B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A、C、D三

8、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分别为“使……凋谢”;“使……滚动”;“使……舞动”。4.【解析】选B。B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C、D三项为状语后置句,另C、D两项也是省略句。5.【解析】选D。作者并未谈及友人的感受。6.【解析】选D。这首诗不是新乐府的诗歌形式。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